[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5634.X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华 |
主分类号: | G09F23/00 | 分类号: | G09F23/00;E01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道 广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广告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在机动车道闸上设置的广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日益成为商业推广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而广告装置的设置也逐渐渗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随着车辆拥有率的大幅提升,如何使有车一族这个比较富裕的群体获得广告信息是广告商一直在着力思考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道闸常见设置在停车场会在出口和入口处或道路交通的约束改变处,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道闸,常见的道闸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受系统控制动作的举升机110,联动一机动车道闸杆体120,该机动车道闸杆体120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在此仅做示意说明。现有技术的机动车道闸杆体虽然起到了拦截作用,但其除了实用的拦截功能之外无其他任何作用,是对资源的浪费;且进出停车场的车辆在停车收费时,亦无任何可资观看的事项,是对时间的浪费。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广告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其中,所述广告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承载广告信息显示的载体板,固连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而设置。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与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一体设置。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的上方。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的侧边。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的两侧。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的下方。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与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通过螺接结构连接。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与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与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通过至少两个卡扣结构连接。
所述的广告装置,其中,所述载体板设置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由于采用了在机动车道闸杆体上设置之用于承载广告信息显示的载体板,方便了进出停车场的车辆对道闸杆体上广告的观看,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广告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机动车道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道闸的广告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动车道闸广告装置,如图2所示,其主要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上,该机动车道闸杆体220可以设置为现有的多种样式,在此图示仅作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广告装置主要还包括一用于承载广告信息显示的载体板230,该载体板可以由铝合金或PVC塑料制成,外形可以制成方形,如图3所示,但并不限于该外形,显然可以制成包括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甚至不规则周边的多种外形,以形成独特的视觉吸引力;所述载体板230固连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载体板230与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一体设置,如图2所示,此时,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可以直接从举升机210上进行更换使用。
也可以采用螺接结构连接,设置多个螺栓231将所述载体板230直接固定到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上,如图4a和图4b所示。
还可以采用卡扣结构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通过卡扣232将所述载体板230固定到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上,所述卡扣232可以设置锁紧螺栓来旋拧上紧。
此外,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将所述载体板230固定到所述机动车道闸杆体220上,如图5所示的焊接部235,是通过电焊形成焊接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华,未经李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