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插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659.X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5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8 | 分类号: | B65D90/08;B65D90/02;B65D8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2831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插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容器的部件,具体涉及集装箱的插槽侧梁。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国际联合运输的主要工具,自1956开始使用至今的50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联运的主要手段。
目前通用集装箱的总体构型为六面体型,在具体结构上,如图1所示,一般都包括有位于箱体底部的底架平台10、分别位于底架平台10两个端的前墙12和箱门13、位于箱体两侧的侧壁11、位于箱体顶部的顶板14、以及垂直位于底架平台10四个端角部的角柱15。
如图2所示,为了满足承载货物的要求,在底架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的底横梁101,在底横梁101上铺设有木地板103。同时为便于箱体的搬运,在底架上还设置有插槽102,插槽102包括有位于其两侧的插槽侧梁1021、位于其顶部的面板1022和位于其底部的底板1023,插槽102的内高h按ISO标准规定为115mm-117mm。
为了能够增大集装箱的内部高度,如图3所示的集装箱还将木地板203的上表面与插槽顶板2022的上表面安装为同一平面,在插槽侧梁2021的外侧设置角钢2025以搭接木地板;如此的插槽侧梁结构复杂,而且制作工序相对复杂,尤其是焊接工序较复杂,影响生产效率及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集装箱插槽结构,在满足实用要求的以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制作、安装简单,降低集装箱的工艺制造成本。
一种集装箱插槽结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插槽侧梁,以及连接于两插槽侧梁顶端之间的插槽顶板,所述插槽侧梁包括一个上支撑板、支撑所述上支撑板的支撑壁,所述上支撑板具有一个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其上表面与所述插槽顶板上表面齐的第一平板、承载集装箱木地板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内侧端与所述插槽顶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槽侧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平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平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平板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与集装箱木地板的厚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槽侧梁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下支撑板,该下支撑与所述支撑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槽还包括有连接于两插槽侧梁支撑壁底部之间的插槽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平板的内侧端的下表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壁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平板的外侧端的下表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壁包括有与其顶端与所述第一平板内侧端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一支撑壁以及其顶端与所述第二平板外侧端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二支撑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槽结构还包括有并排连接于所述插槽顶板下表面的多根插槽背梁,所述插槽背梁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插槽侧梁连接,且其底表面与所述第二平板的下表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支撑板与插槽顶板连接处包括一个向下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下端面不超过所述第二平板的下表面,且所述折弯段上开设有可容纳所述插槽背粱宽度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插槽侧梁,其为一次成型结构,工艺制作方面相对简单;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对其与插槽顶板连接处实施一道焊缝,工艺过程简单,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另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插槽侧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集装箱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集装箱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7中插槽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