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396.4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11;H01R12/3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电流传输的电源连接器,适用于电路板或底板的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路的互连中,电源连接器是电源电路互连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相对传输信号的接触件而言,应用于电源连接器中传输大电流的接触件需要具备较低的接触电阻和良好的散热条件,以满足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热量减少和温升控制。因此,如何增大电源连接器中,接触件接触面积、散热面积,基座的散热、通风能力,以及降低材料成本成为电源连接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成本相对低廉而又能满足传输性能、散热性能和高可靠等需求的电源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传输大电流的、用于印制板互连系统中的电源连接器。
该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两部分,所述插头由插头接触端子、基座组成,插座由插座接触端子、基座组成,其中插头接触端子和插座接触端子又由对接端、起固定及散热作用的中部、与印制板连接的尾部构成,所述插头对接端为从中部延伸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的对接侧壁组成,每一对接侧壁设有不同方向的圆弧凸起,所有对接侧壁对应处的圆弧凸起形成对接凸包;所述插座接触端子与插头接触端子相对应,其对接端设有数量与插头接触端子圆弧凸包相对应且从其中部向前端延伸的接触侧壁。
上述电源连接器插座接触端各接触侧壁长度可根据其与插头接触端圆弧凸起的对应位置确定。
上述电源连接器的插头基座与插座基座上均设有多个横向、纵向的方孔。
上述电源连接器插头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中部过渡部分上设有弹片,各对应基座设有相应的卡槽,对接时弹片固定在卡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11—接触端子、12—基座、122、123—方孔、124—卡槽。
图2是图1中插头接触端子11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接触端子、111—对接端、1111、1112—对接侧壁、112—中部、113—尾部、1111a、1111b、1112a、1112b—圆弧凸起、1121、1122—弹片。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2—插座、21—插座接触端子、22—基座、221、222、223—方孔。
图4是图3中插座接触端子2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1—插座接触端子,211—对接端,212—中部,213—尾端、2111a、2112a、2111b、2112b—对接侧壁,2121、2122—弹片。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头接触端子11与插座接触端子21的对接过程图,其中图5(a)为对接前示意图,图5(b)为对接时示意图,图5(c)为接触端子对接到位示意图。
图中:A、B—对接凸包。
图6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接触端子对接的立体图,其中图6(a)为四个凸包对接图,图6(b)为六个凸包对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由插头1和插座2组成,其中插头包括插头接触端子11及基座12,插座包括插座接触端子21及其基座22,插头接触端子11由对接端、起固定及散热作用的中部112、与印制板连接的尾部113构成,所述插头接触端子11对接端为从中部向前延伸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的两对接侧壁1111、1112,所述两对接侧壁通过折弯各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圆弧凸起1111a、1111b、1112a、1112b,且对接侧壁1111的圆弧凸起1111a与对接侧壁1112对应的圆弧凸起1112a形成一对对接凸包A,同理圆弧凸起1111b、1112b形成另一对对接凸包B;
插头基座12上设有多个横、纵向分布的方孔121、122、123,它们可增强基座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另外,插头接触端子中部设有向后侧倾斜的、起固定作用的弹片1121、1122,基座12上设有用于固定接触端子的卡槽124,当接触端子11从基座12的后侧向前端装入时,其上的弹片1121、1122正好卡在基座12上的卡槽124内,这样便将插头接触端子11卡在基座12中,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同时,在使用工具调整弹片1121、1122时,可以方便地将接触端子11从基座12中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汽化器
- 下一篇:领子与本身针梭织结合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