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674.6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郑绍信;刘国洪;唐贵英;彭体康;陈光耀;王文平;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贵州群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H01H50/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直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元件,特别是一种小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现有相同负载50A接触器结构复杂,静簧片部分通常采用金属铆钉将其铆装在基座上或作为嵌件与塑料压制在一起,前者铆装效率低,一致性差,基座易碎裂,后者模具复杂,生产零件时工序较多,零件合格率低;另外,考虑到产品磁路部分的散热和保证磁效率,磁路部分体积通常设计得较大,故产品的整体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适应当前整机小型化、轻量化和密集安装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直流接触器,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向用户提供一种体积较小、质量优越的直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线圈、轭铁、铁心、衔铁、安装架、传动杆、静簧片部分、基座、复原弹簧、接触桥部分、罩壳、垫圈、绝缘套、超程弹簧和开口销组成,铁心3和轭铁2翻铆在一起,线圈1装入轭铁,再装上安装架4,复原弹簧5装在铁心中间圆孔内,在复原弹簧上装上传动杆11,在传动杆上套装衔铁6,然后装基座14,用螺钉和螺母将基座和轭铁连接紧固,在衔铁中间圆孔内安装超程弹簧16,在超程弹簧上依次装上垫圈15、绝缘套13、接触桥部分8,在接触桥部分上装垫圈9,在传动杆孔内插入开口销10,静簧片部分7装在基座上并用螺钉、螺母拧紧,在基座上方安装罩壳12。
与比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采用螺钉、螺母快速连接方式固定静簧片部分在基座上,实现产品零件的简单化,提高装配效率,增强产品一致性。
2.小型化、轻型化。产品的体积较小(60mm×38.5mm×56mm),重量较轻(≤200g),满足整机小型化、轻量化和密集安装的需求。
3.采用单线圈单绕组的方式,对线圈长径比优化设计,使工作安匝达到最大值,提高产品灵敏度;在保证产品能可靠工作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线圈功耗,使线圈在长期工作时温升不超过30℃。
4.采用非导磁材料的传动杆与铁心孔配合导向,克服了导磁材料在铁心中滑动时因磁路不均匀而产生擦边,对传动部分产生较大阻力而导致产品卡滞现象;同时保证衔铁在运动过程中不摆动,接触桥部分和静簧片部分上的触点始终保持对齐,触点接触可靠。
5.衔铁与线圈之间设计有薄壁的铜制导向管,衔铁、导向管表面加工光洁度高,减小衔铁运行的摩擦力,有利于衔铁灵活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线圈,2.轭铁,3.铁心,4.安装架,5.复原弹簧,6.衔铁,7.静簧片部分,8.接触桥部分,9.垫圈,10.开口销,11.传动杆,12.罩壳,13.绝缘套,14.基座,15.垫圈、16.超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将铁心3和轭铁2翻铆在一起,然后将线圈1装入轭铁,再装上安装架4,把复原弹簧5装在铁心中间圆孔内,在复原弹簧上装上传动杆11,在传动杆上套装衔铁6,然后装基座14,用螺钉和螺母将基座和轭铁连接紧固,在衔铁中间圆孔内装上超程弹簧16,在超程弹簧上依次装上垫圈15、绝缘套13、接触桥部分8,在接触桥部分上装垫圈9,在传动杆孔内插入开口销10,将静簧片部分装在基座上并用螺钉、螺母拧紧,最后装上罩壳12。
工作原理:给产品线圈1接线端加电,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衔铁6向铁心3运动,接触桥部分8也随着运动,触点断开;当线圈1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6在复原弹簧5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触点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贵州群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贵州群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镍矿熔炼炉
- 下一篇:电流互感器多挡位切换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