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柴两用回风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717.0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碧 |
主分类号: | F24B1/20 | 分类号: | F24B1/20;F23L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34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回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风灶,特别是一种煤柴两用回风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煤灶和柴灶都是单独使用的,它们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煤柴两用回风灶还少见,我申请的《煤柴两用回风灶》,专利号为200720174121.3,结构不够简单,节能效果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柴两用回风灶,该灶既能烧煤,又能烧柴,利用环形助燃风道使柴的燃烧彻底,火力好,利用烧柴垫桥可节省燃料,达到经济实用和一灶两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灶体、内筒、环形助燃风道、进料箱、供风管、出烟管、灶面板、底座、灰箱、灶桥、摆桥、摇把、垫板、烧柴垫桥和炉芯组成,在底座15的上面安装灶体10,在灶体的上面安装灶面板7,在内筒11的内下部水平安装垫板18,垫板的中间有漏灰孔,在垫板的下面安装灶桥12,在内筒11的底部安装封板13,封板的中间有圆孔,在内筒11的上部外面有环形助燃风道8,在助燃风道处的内筒壁上有上下两排沿圆周分布的出风孔9,外筒壁上有和环形助燃风道8连通的供风箱4,供风箱与供风管19连接,在内筒11上部横向安装伸出灶体外的进料箱3,进料箱与内筒空腔连通,在灶体上安装与灶体内积热出烟腔连通的出烟管2,出烟管通过进料箱出烟管1与进料箱连接。
在灶桥12的下面内筒11上横向安装伸出灶体10外的摇把17,在内筒内的摇把上安装摆桥16,摆桥位于灶桥的空隙中。
在进料箱3的口部铰接进料箱外门20,外门与进料箱口密封,外门的里面铰接进料箱内门21,进料箱内门与进料箱内腔底部有空隙。
当烧柴时,在内筒11内的垫板18上放置烧柴垫桥6,烧柴垫桥上分布通气孔;当烧煤时,在内筒11内的垫板18上放置灶芯22。
在底座15内安装灰箱14,在灶面板7的中心孔上安装灶盖5。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进料箱伸入灶体内,通过进料箱将柴草送进内筒内燃烧,作为柴灶使用,内筒上的环形助燃风道由供风管通过供风箱供风,通过内筒壁上下两排出风孔进入内筒助燃,使燃烧充足,热效率高,燃柴时在内筒内的垫板上放置烧柴垫桥,可以节省燃料;利用灶桥和垫板上的烧柴垫桥和炉芯的调换既可烧柴又可烧煤,一灶两用,利用环形助燃风道和灶体之间的积热出烟腔,散发热量取暖;进料箱出烟管能把进料箱内的烟送入出烟管排出,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煤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进料箱出烟管,2.出烟管,3.进料箱,4.供风箱,5.灶盖,6.烧柴垫桥,7.灶面板,8.环形助燃风道,9.出风孔,10.灶体,11.内筒,12.灶桥,13.封板,14.灰箱,15.底座,16.摆桥,17.摇把,18.垫板,19.供风管,20.进料箱外门,21.进料箱内门,22.炉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底座15的上面安装灶体10,在灶体的上面安装灶面板7,在内筒11的内下部水平安装垫板18,垫板的中间有漏灰孔,在垫板的下面安装灶桥12,在内筒11的底部安装封板13,封板的中间有圆孔,在内筒11的上部外面有环形助燃风道8,在助燃风道处的内筒壁上有上下两排沿圆周分布的出风孔9,外筒壁上有和环形助燃风道8连通的供风箱4,供风箱与供风管19连接,在内筒11上部横向安装伸出灶体外的进料箱3,进料箱与内筒空腔连通,在灶体上安装与灶体内积热出烟腔连通的出烟管2,出烟管通过进料箱出烟管1与进料箱连接。
在灶桥12的下面内筒11上横向安装伸出灶体10外的摇把17,在内筒内的摇把上安装摆桥16,摆桥位于灶桥的空隙中。
在进料箱3的口部铰接进料箱外门20,外门与进料箱口密封,外门的里面铰接进料箱内门21,进料箱内门与进料箱内腔底部有空隙。
当烧柴时,在内筒11内的垫板18上放置烧柴垫桥6,烧柴垫桥上分布通气孔;当烧煤时,在内筒11内的垫板18上放置灶芯22。
在底座15内安装灰箱14,在灶面板7的中心孔上安装灶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碧,未经李天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