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塔、悬索悬挂导线的电力架空线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725.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6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永忠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7/00;H02G7/02;H02G7/05;E04H12/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云 |
地址: | 55000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塔 悬挂 导线 电力 架空 线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架空线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超特、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大多采用对称布置的方式,避雷线、导线直接张紧或悬挂于杆塔横担的两边,而且被杆塔分割在几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因此存在以下缺陷:
1)线路走廊是一条以杆塔基础的中心连线为中轴线的带状走廊,不能有效地利用河床、深沟、斜坡等地形作为线路走廊,线路走廊占地较宽,容易造成土地、森林等诸多资源浪费;
2)组塔施工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而且高空作业量大、安全隐患突出;
3)架线施工中所需的施工场地较大、要求较高,导线或避雷线等线路的接续和升空操作比较困难,而且展放线的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组塔施工和架线施工简单,线路走廊宽度小,可利用河床、深沟、斜坡等自然地形作为线路走廊的斜塔、悬索悬挂导线的电力架空线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塔体;所述塔体是由上端共同铰接于铰接机构、下端各铰接于三个基础的三根塔杆构成的斜三棱锥体,所述铰接机构由侧面设有轴孔的铰体、设有螺孔并套装在该铰体两端铰轴上的铰套、以及设置在各铰轴上的螺母构成;挂板固定在铰体上,悬索通过悬索挂具设置在挂板上,悬挂有风偏绝缘架的约束架固定在塔体上,绝缘架悬挂在悬索上。
所述悬索挂具由固定在挂板上的U形卡、与该U形卡链接的U形调节杆、设置在该U形调节杆上的连接杆和螺母、设置在该连接杆上的两个连接环、通过调节销设置在两连接环上的线夹构成,悬索从固定线夹的线槽中穿过并由插于该线槽中的契块压紧;所述悬索挂具由固定在挂板上的支架、设置在该支架上的连接轴、安装在该连接轴上的立杆、安装在该立杆上的活动线夹构成,设有限位块的悬索从活动线夹中穿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塔体由于采用了斜三棱锥体结构,塔体的塔尖向河床、深沟、或斜坡的下坡面方向倾斜,因此在不增加斜塔高度的情况下既能有效地提升导线距离地面的高度,降低静电场对线路下方人、畜的影响,又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作为线路走廊,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另外,由于导线按上、中、下分组垂直排列的方式固定在绝缘架和风偏绝缘架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线路走廊的宽度,从而达到节约环境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还有,斜三棱锥状的塔体可适用于较大高差的地基,根据地形的需要可变换斜塔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线路走廊的位置;而且由于塔杆采用了四棱柱桁架结构,因此可实现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实现安装互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视图;
图4是图3中的G向视图;
图5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6是图1中的D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J—J剖视图;
图9是图7中的K—K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E向视图;
图11是图1中的F向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悬索挂具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H向视图。
图中:塔杆1 铰套2 铰体3 挂板4 U形卡5 连接环6 固定线夹7 悬索8 约束架9 风偏绝缘架10 基础11 U形调节杆12 连接杆13 调节销14 调节孔15 绝缘架16 轴孔17 螺孔18 铰轴19 螺柱20 支架21 连接轴22 立杆23 限位块24定滑轮25 活动线夹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永忠,未经程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麦克风模块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喂料机链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