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模板的连接与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859.7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宇;贾建祥;冯小波;钟伟;廖蓉;刘晓玲;袁捷;徐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总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连接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施工,特别是一种大模板的连接与支撑。
背景技术: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以前在传统的模板施工中使用的钢模板模数较小,零件数量多,模板拼装时间长,所耗工时多;木、竹胶合板模板每层均须拆除后再拼装,模板利用次数少,所耗材料、工时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模板的连接与支撑,它通过回型扣的连接和气压支撑,能实现高效,快捷的大型模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模板、回型扣、调节螺栓、活塞、竹胶合板、气压缸连接环、角钢焊接框架、脱模螺栓、连接杆、气压缸、气源、电磁换向阀和组合式流量控制阀组成,先分别把模板1和模板2通过气压缸连接环7与气压缸12连接,再通过模板上的连接孔把模板1和模板2用回型扣11连接固定成为整体,气压12与气源13连接,各气缸12之间由连接杆10连接。
模板1和模板2由竹胶合板6、角钢焊接框架8和气压缸连接环7构成,在每一块模板上有两个气压缸连接环7和两个脱模螺栓9。
模板的单体支撑结构由气压缸12、活塞5、活塞杆16和调节螺栓构成,在气压缸12内的活塞5上安装活塞杆16,在活塞杆上有定位孔4,顶部安装调节螺栓3。
气源13通过电磁换向阀14和组合式流量控制阀15与气压缸12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大型模板安装技术,它以气压支撑系统作为支撑的新型钢木大模板施工,支撑系统采用同步动作回路,同步顶升模板,具有省材、省工、安全可靠性的快装式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板,2.模板,3.调节螺栓,4.定位孔,5.活塞,6.竹胶合板,7.气压缸连接环,8.角钢焊接框架,9.脱模螺栓,10.连接杆,11.回型扣,12.气压缸,13.气源,14.电磁换向阀,15.组合式流量控制阀,16.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现取两块模板的安装作说明,先分别把模板1和模板2通过气压缸连接环7与气压缸12连接,再通过模板上的连接孔把模板1和模板2用回型扣11连接固定成为整体。也可将多块模板通过同样的方式连接固定成为整体,然后打开气源13,气源通过电磁换向阀14和组合式流量控制阀15进入气压缸12,气压缸开始同步顶升模板(1、2),到达指定位置以后,把气压缸12上的活塞杆16定位孔4用螺栓固定好,再通过活塞杆16上的调节螺栓3进行局部调整。通过连接杆10连接各气压缸,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总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总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