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输液袋加药塞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438.6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梁恩明;张泽智;唐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钱龙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709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袋加药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物品,特别是一种用于软袋输液灌装口密封的输液塞。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软袋输液产品,最普遍的包装形式是采用PVC膜周边热封,形成一个开口袋体,然后在开口的袋体上热焊接一段导管,(双管或单管),药液从导管灌入袋体内,最后用输液塞插进导管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密闭的软袋输液,输液塞主要是由无毒塑料制成、中间具有过流通孔的环形连接头、丁基胶塞和铝塑盖组合构成。
如在CN2717433公开的实用新型名称为“软袋输液塞”,它的连接头中部有一体注塑成型的一层很薄的隔断层,隔断层将药液与丁基胶塞完全分隔开。连接头一端连接输液软袋上的导管,另一端的孔口处由丁基胶塞塞住,孔口有环状凸缘,丁基胶塞的环状塞头塞于连接头的孔口内,丁基胶塞的塞沿与连接头孔口处的环状凸缘上下紧密贴合,它们之外紧密套压一铝塑盖。它虽然能避免药液直接接触丁基胶塞,使丁基胶塞不会对药液的质量产生影响,避免漏液现象,使用更可靠。由于它的铝塑盖中央留有小孔,露出一部分丁基胶塞表面,密封效果差,使丁基胶塞长期与外界接触,空气中流动的微生物会落在胶塞表面积存。高温灭菌时,水汽也容易积存在丁基胶塞表面,积水在常温下难以从铝塑盖中挥发除去,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在积水下容易生长,容易导致丁基胶塞长菌和霉变,而影响临床使用的卫生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袋加药塞,以解决传统输液塞中的丁基胶塞与外界直接接触,导致长菌和霉变,而影响临床使用卫生安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输液袋加药塞,含有由无毒塑料制成、中间具有过流通孔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具有与过流通孔相通的出口,另一端的进口处具有环形凸缘,进口由胶塞的环状塞头塞住,胶塞的塞沿与连接头进口处的环状凸缘上下紧密贴合,在胶塞与环状凸缘的表面紧密压套有铝盖,铝盖上具有由切痕形成的易启口区,易启口区上固接有塑料盖,塑料盖开启时将易启口区撕开,露出一部分胶塞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胶塞由铝盖完全密封,避免了胶塞与外界直接接触,导致的胶塞长菌和霉变,保证了临床使用上的卫生、安全,在使用时,揭开塑料盖,即将铝盖上的易启口区撕开,露出一部分胶塞的表面,以供输液时针头刺穿,其操作方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胶塞由铝盖完全密封,避免了胶塞与外界直接接触,导致胶塞长菌和霉变,保证了临床使用上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含有由无毒塑料制成、中间具有过流通孔的连接头1,连接头1的一端具有与过流通孔相通的出口,另一端的进口处具有环形凸缘3,进口4由胶塞5的环状塞头塞住,胶塞5的塞沿5-1与连接头进口4处的环状凸缘上下紧密贴合,在胶塞5与环状凸缘4的表面紧密压套有铝盖6,铝盖6上具有由切痕形成的易启口区7,易启口区7上固接有塑料盖8,塑料盖8开启时将易启口区7撕开,露出一部分胶塞5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胶塞5由铝盖6完全密封,避免了胶塞5与外界直接接触,导致胶塞5长菌和霉变,保证了临床使用上的卫生、安全。在使用时,连接头1的出口连接输液袋上的导管2,揭开塑料盖8,即将铝盖6上的易启口区7撕开,露出一部分胶塞5的表面,以供输液时针头刺穿,其操作方便。胶塞5可以采用丁基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符合医疗卫生条件的其它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钱龙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钱龙医药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球状固定体的人工泪小管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