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饭锅或电饭煲上的警示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527.0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方容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容桐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05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饭锅 电饭煲 警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电饭锅或电饭煲上的警示电路。
背景技术
电饭锅或电饭煲作为一种日常炊事用具,因烹饪的食品口感好、味道香浓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附图1是常用电饭煲的加热控制电路,它由发热盘R1、选择开关K、煮饭指示灯ZSD1、保温指示灯ZSD2、限流电阻R2、R3、超温熔断器RD、电阻式保温元件R及第一温控开关K1等元件组成,其中电阻式保温元件R可以用温控开关替换,第一温控开关K1由限温器XW、按键、和触点或开关等组成,第一温控开关K1就是电饭锅或电饭煲的煮饭开关也叫磁钢限温器。使用时接通外电源后,按下煮饭开关K1按键对食物加热,当饭煮熟后,第一温控开关K1自动复位而进入保温状态。上述元件中,当功能选择开关K被短接后,电饭煲就变成电饭锅的加热控制电路。在日常的烹饪活动中,如煮饭,人们接通外电源后,经常会忘记按下煮饭开关K1按键,以至于在准备吃饭时,揭开锅盖却发现米未煮熟,才记起没有按煮饭开关,这给人们的生活带了不便。同时,在饭煮好后,通常保温15分钟左右,此时的米饭口感好、味道香浓,若保温时间过短,则米饭中的水汽重,口感差,经常出现保温时间过长锅底的米饭会因长时间过热而烧结成“锅巴”食用不便且浪费电。现有的电饭锅或电饭煲没有声响警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电饭锅或电饭煲上的警示电路,它能够使电饭锅或电饭煲在接通外电源后,给予连续警示提醒人们按下煮饭开关按键,以保证烹饪的正常进行,并在煮饭保温时给予连续警示提醒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发热盘、第一温控开关,其特征是:超温熔断器与第一温控开关常闭触点的接点之间接入第一警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电饭锅或电饭煲接入外电源后,第一温控开关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连接,警示器直接从接入的外电源获得电压,发出警示,以提示人们按下第一温控开关的按键。当第一温控开关按键按下后,第一温控开关的动触点在与常闭触点断开后,立即与常开触点连接,警示器被断电,停止警示,此时,电饭锅或电饭煲处于煮饭状。当饭煮熟时,第一温控开关自动复位,动触点重新与常闭触点连接,电饭锅或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而警示器在第一温控开关复位的同时获得电压,发出警示,以提示人们进入保温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警示器可以是蜂鸣器,向人们提供声响提示。
上述方案的电路直接从电源两端获取工作电压,实现警示器的连续声响警示,与电饭锅或电饭煲内部电路元件增减变化无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使用方便的优点,它能够使电饭锅或电饭煲在接通外接电源后,给予声响警示,以提醒人们按下煮饭开关,保证烹饪的正常进行,并且在煮饭进入保温状态时,给予声响提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常用电饭锅或电饭煲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接入现有常用电饭锅或电饭煲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接入现有常用电饭锅或电饭煲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接入现有常用电饭锅或电饭煲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接入现有常用电饭锅或电饭煲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发热盘R1、第一温控开关K1,其特征是:超温熔断器RD与第一温控开关K1常闭触点的接点a之间接入第一警示器S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电饭锅或电饭煲接入外电源后,第一温控开关K1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a连接,警示器S1直接从接入的外电源获得电压,发出警示,以提示人们按下第一温控开关K1的按键。当第一温控开关K1按键按下后,第一温控开关K1的动触点在与常闭触点a断开后,立即与常开触点b连接,警示器S1被断电,停止警示,此时,电饭锅或电饭煲处于煮饭状。当饭煮熟时,第一温控开关K1自动复位,动触点重新与常闭触点a连接,电饭锅或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而警示器S1在第一温控开关K1复位的同时获得电压,发出警示,以提示人们进入保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容桐,未经方容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