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切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732.7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江 |
主分类号: | F16K11/06 | 分类号: | F16K11/06;F16K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1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路切换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多根管路的连接处都采用三通、五通等技术实现管路间的连接,这些三通中,有的是在阀体内安装阀片,阀片上开通孔,通过拨动阀片及其通孔,实现管路间的切换,也有在阀体内设置滚珠,及球阀技术实现管路间的切换。由于球体和阀片的条件限制,这类管阀只能实现小口径管道的互通和切换,尤其是对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切换存在不足。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不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切换阀,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路切换阀,设置有阀体,该阀体的前端壁上开有一个进口,后端壁上开有至少二个出口,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前端壁进口经轴承安装有切换管,所述切换管由首、中、尾三段直管组成,其中首段直管和尾段直管相互平行,中段直管主轴线与所述首、尾段直管主轴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首段直管安装在所述前端壁的进口处,该首段直管外管壁上设置有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的主轴上固套有主动轮;
所述切换管尾段直管与所述阀体的后端壁连接,当所述齿轮带动切换管转动时,所述后端壁上的所述出口位于该尾段直管开口的旋转轨迹上。
主动轮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手轮,通过齿轮传递控制切换管的转动,实现进口分别与2个出口的连接,也可以将进口和2个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实现了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和切换。
所述首段直管伸出所述阀体的前端壁,该首段直管经轴承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支撑套的另一端固定有法兰,所述法兰抵接在所述首段直管的端口处,法兰与首段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首段直管通过轴承和支撑套对首段直管进行限位,并可靠地支撑住切换管,确保切换管能稳定地贴合在法兰上旋转。
所述齿条和齿轮都位于所述阀体外,其中所述齿条为半圆弧条,所述齿轮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另一端经轴承安装在所述阀体上。
半圆弧条结构可以防止切换管转动过大,便于限制其转角,保证管道的可靠结合。
所述切换管尾段直管的开口端固接有转盘,该转盘的圆心位于所述切换管首段直管的主轴延长线上,该转盘上开有通孔与所述切换管相通,当转盘随所述切换管转动时,该通孔分别与所述阀体后端壁上的出口相通,或者与所述后端壁相贴合。
当转盘带动其通孔与任意一个出口相通时,转盘的实体部分就覆盖住另一个出口,就实现只能有一个出口与进口相通;
当转盘带动其通孔与后端壁的实体部分相贴合,就能将进口和2个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
还可以在后端壁上开出第3个或者更多的出口,只要这些出口都位于通孔的旋转轨迹上,且只能和通孔单独一一相通,就可以实现四通甚至更多管路的通断。
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一圈凸台,该凸台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滚珠与所述转盘相连接,且所述凸台向内翻边并对所述转盘限位,所述翻边与转盘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凸台的作用是对转盘进行限位,确保其能稳定旋转,可靠地与后端壁及其出口相配合,滚珠可以提高转盘的灵活性。
所述阀体各端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接缝处安装有密封圈,在所述后端壁的出口安装有法兰盘。
各端壁通过螺栓连接,特别是后端壁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本装置的安装。
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管路切换阀,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和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实现四通甚至更多管路的通断,还能控制住进口和个各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使整个管阀的结构更紧凑、更严密,减少了管阀中可能的漏气点只存在于切换管的两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支撑套、切换管以及阀体前端壁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阀体后端壁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切换管和转盘的左视图,
图5为转盘与阀体后端壁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江,未经邱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定式手术镊
- 下一篇:背光系统、采用该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