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二次进风的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955.3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关荣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荣佳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L9/04;F23D14/46;F24H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二次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二次进风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燃烧器的种类很多,虽然进行了很多的改进,但燃烧效率还是不够理想,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热量分布不均匀,火力也不够大,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火力大的一种具有二次进风的燃烧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具有二次进风的燃烧器,包括底盘及与底盘配合的分火器;在底盘上设有燃气进气通道及进气腔室,燃气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进气腔室的中部,在出气口处设有喷嘴;分火器包括燃烧器炉头及与燃烧器炉头密封配合的炉头底盖,在炉头底盖的下方设有混气通道,混气通道对着喷嘴;其特征在于:燃烧器炉头包括设在其中部的与混气通道连通的混气腔室、环形导流凹槽及将混气腔室与环形导流凹槽连通的两条以上的出气通道,在混气腔室上设有出气孔,在环形导流凹槽的外、内壁分别设有出气槽,在相邻出气通道之间形成了一空气出气窗;在底盘上设有通向进气腔室的两条以上的可支撑炉底盖的空气进气槽,从而形成一次进风口,在相邻空气进气槽之间形成了一空气进气窗,空气进气窗的位置与空气出气窗的位置相对应并连通,从而形成了二次进风口。
所述的空气进气槽凸起的设在底盘上,在所述的进气腔室的边缘设有与空气进气槽连接的凸边。
在所述的炉头底盖下方设有与空气进气槽配合的凸筋,在空气进气槽的内壁上设有承托凸筋的台阶,在炉头底盖的下方的边缘还设有与进气腔室的凸边配合的凸缘,凸缘与凸筋连为一体。
在所述的炉头底盖上方设有一凸台,该凸台位于混气腔室。
在所述的出气通道上方设有支撑锅底用的凸块。
在所述的环形导流凹槽的外壁还设有调压出气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燃烧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火力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分火盖及分火环配合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3所示,其是一种具有二次进风的燃烧器,包括底盘4及与底盘配合的分火器。在底盘上设有燃气进气通道8及进气腔室43,燃气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进气腔室的中部,在出气口处设有喷嘴7;分火器包括燃烧器炉头3及与燃烧器炉头密封配合的炉头底盖6;在炉头底盖的下方设有混气通道63,混气通道对着喷嘴;燃烧器炉头3包括设在其中部的与混气通道33连通的混气腔室34、环形导流凹槽32及将混气腔室与环形导流凹槽连通的四条出气通道33,在混气腔室顶面及侧面分别设有出气孔342、341,出气通道的出气口331位于环形导流凹槽中,在环形导流凹槽的外、内壁分别设有出气槽323、321,在环形导流凹槽的外壁还设有调压出气槽322,在相邻出气通道之间形成了一空气出气窗35,四条出气通道对称分布;在底盘4上设有通向进气腔室43的四条可支撑炉底盖6的空气进气槽5,从而形成一次进风口;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进气槽凸起的设在底盘4上,在进气腔室43的边缘设有与空气进气槽连为一体的凸边42;在炉头底盖6下方设有与空气进气槽5配合的凸筋62,在空气进气槽的内壁上设有承托凸筋的台阶51,在炉头底盖的边缘还设有与进气腔室的凸边配合的凸缘64,凸缘与凸筋连为一体,从而使炉头底盖更好的与底盘配合,提高燃烧效率,防止燃气泄漏。在相邻空气进气槽之间形成了一空气进气窗41,空气进气窗的位置与空气出气窗的位置相对应并连通,从而形成了二次进风口。在炉头底盖上方设有一凸台61,该凸台位于混气腔室34内,从而压缩了混气腔室的体积,增大了出气的压力。在出气通道33上方设有支撑锅底用的凸块31。
使用时,在混气腔室34上放置中心火盖1,在环形导流凹槽32上放置分火环,燃气从进气通道8进入,再从喷嘴7喷入进气腔室43,此时,空气从空气进气槽5进入进气腔室与燃气混合,混合的气体从混气通道63进入混气腔室34,一部分的气体从混气腔室的顶面及侧面的出气孔342、341喷出再与空气出气窗35的空气混合形成了中心火环,另一部分气由混气腔室通过出气通道33进入环形导流凹槽32,再由出气槽323、321喷出与空气出气窗35的空气混合形成了外火环。其燃烧效率高,其热量分布不均匀,火力够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荣佳,未经关荣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炉
- 下一篇:太阳能碱性锌锰干电池充电器及其手机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