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入矫直机辊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8144.5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锡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9 | 分类号: | B21D43/09;B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8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辊道,特别涉及一种钢板入矫直机辊道。
背景技术
精轧过后的钢板需要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从轧机出来进入十一辊矫直机,中间要经过辊道。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轧制宽度≥2300mm,长度≥16mm以上钢板时,由于精轧导尺装置以及轧制中心线存在不对中性,导致钢板在运行中偏离中心线,以致钢板不能正常通过十一辊矫直机,或者出现钢板边部挂辊现象,造成钢板外形不合格和造成十一辊工作辊辊身划伤。
因此,需要对辊道上运行的钢板进行导位,使钢板能顺利进入矫直机,避免钢板不能正常通过十一辊矫直机和钢板边部挂辊的现象,避免钢板外形不合格和十一辊工作辊辊身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入矫直机辊道,能够使钢板顺利进入矫直机,避免钢板不能正常通过十一辊矫直机和钢板边部挂辊的现象,避免钢板外形不合格和十一辊工作辊辊身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入矫直机辊道,包括并列设置的摩擦辊,沿辊道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导位装置,所述导位装置设置于摩擦辊端部。
进一步,所述导位装置包括导位轴和导位轮,所述导位轴垂直于辊道所在平面固定设置在辊道两侧;所述导位轮为圆柱形桶状结构,导位轮间隙配合套在导位轴上;
进一步,所述纵向相邻导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矫直钢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入矫直机辊道,采用在辊道两侧设置导位装置的结构,使钢板能顺利进入矫直机,避免钢板不能正常通过十一辊矫直机和钢板边部挂辊的现象,避免钢板外形不合格和十一辊工作辊辊身划伤,使钢板运行情况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导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入矫直机辊道,包括并列设置的摩擦辊1,沿辊道两侧每间隔1.5米设置一个导位装置,使得纵向相邻导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矫直钢板4的长度;导位装置包括导位轴2和导位轮3,导位轴2垂直于辊道所在平面固定设置在辊道两侧并位于摩擦辊1端部;导位轮3为圆柱形桶状结构,导位轮3间隙配合套在导位轴2上。
图3为导位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导位装置包括导位轴2和导位轮3,导位轮3为圆柱形桶状结构,导位轮3间隙配合套在导位轴2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刀式裁纸机的压纸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顶出结构的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