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缸小排量微车发动机连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8235.9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李志祥;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缸小 排量 发动机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构件,尤其涉及四缸小排量微车发动机连杆。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是微型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传递给曲轴,使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传统微型汽车的发动机连杆由连杆体、铜套、连杆盖、螺栓和螺母构成,其中在连杆体的小头端开设安装孔,该安装孔中压装铜套,以供活塞销穿过;在连杆体大头端的两侧边对称设置第一接套,连杆体的大头端与连杆盖对接,形成曲柄安装孔,位于连杆盖两侧边的第二接套分别正对连杆体上的两个第一接套,并通过螺栓连接,由螺母锁紧。由于发动机连杆既是传力零件,又是运动件,受曲轴、活塞不平衡力矩及转动惯量的限制,不能单靠加大发动机连杆尺寸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传统结构中连杆体大头端与连杆盖的结构强度不够,连杆体大头端、连杆盖及螺栓可能会发生断裂,从而产生整机破坏的重大事故。另外,在连杆体的小头端设置铜套,实验证明其作用不明显,并且增加了零部件数量,相应地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断裂的四缸小排量微车发动机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缸小排量微车发动机连杆,连杆体的大头端与连杆盖对接,形成曲柄安装孔,位于连杆盖两侧边的第二接套分别正对连杆体大头端两侧的第一接套,并通过螺栓连接,由螺母锁紧,其关键在于:在所述连杆体的小头端开设有与活塞销相适配的活塞销安装孔;在所述连杆体的大头端及连杆盖上均设有抬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体的大头端及连杆盖上均增加抬肩,这样增强了连杆体大头端和连杆盖本身、以及连杆盖同连杆体大头端连接的强度,提高了可靠性;为了便于装配,连杆体大头端的抬肩位于第一接套旁边并靠近螺栓的头部,连杆盖上的抬肩位于第二接套的旁边并靠近螺母。同时,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铜套,在连杆体的小头端直接开孔供活塞销穿过,既满足了使用性能的要求,又减少了零件数目和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便于加工、并进一步保证结构强度,上述抬肩为半圆柱体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连杆体第一接套及连杆盖第二接套处的局部强度,满足了使用要求,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连杆体1、连杆盖3、螺栓6和螺母7等部件构成。其中在连杆体1的小头端开设有活塞销安装孔9,该活塞销安装孔9的形状大小与活塞销相适配,以供活塞销穿过。在连杆体1大头端的两侧边对称设置第一接套2,第一接套2与连杆体1为一体结构,两个第一接套2的轴线与连杆体1的轴线平行,且两个第一接套2之间具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所述连杆盖3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第二接套4,第二接套4与连杆盖3为一体结构,两个第二接套4之间也具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所述连杆体1的大头端与连杆盖3对接,两个半圆形缺口合成一个圆形的曲柄安装孔5。位于连杆盖3两侧边的第二接套4分别正对连杆体1大头端两侧的第一接套2,并通过螺栓6连接,螺栓6从连杆体1大头端朝着连杆盖3穿设,由螺母7锁紧。在所述连杆体1大头端两个第一接套2的旁边各一体形成有抬肩8,该抬肩8为半圆柱体结构,并靠近对应侧螺栓6的头部。同样地,在连杆盖3上两个第二接套4的旁边各一体形成有抬肩8,该抬肩8也为半圆柱体结构,并靠近对应侧的螺母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工业用冷气机
- 下一篇:基于存储器访问数据结构执行直接高速缓存访问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