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内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369.2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均;魏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内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车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的门内板。
背景技术
门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在门内板上冲压有各种形状的窝穴、加强筋和孔,以便安装附件。由于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安装在门外板和门内板之间,因此,设置孔的目的是为了手能伸入门外板和门内板之间,门内板上一般设有上下两个孔,其中上面的孔是为了方便安装车门玻璃,安装玻璃时,手从该孔伸入,托起玻璃,以便安装,较下的孔是为了方便安装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安装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时,手伸入该孔,握住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以便安装。有的车型在门内板上还开有用于安装音响的安装孔。在安装完附件之后,用内饰板将其遮盖。门内板与门外板、车体骨架形成一个封闭式箱式结构。目前,由于门内板的厚度一般在几个毫米,冲压成型后,孔和安装孔的边缘易形成锋利的刃口,当安装玻璃、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时,经常划伤安装工人的手,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降低了安装效率,并且,又由于安装孔未翻边,音响经常被划伤,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内板,以避免在安装车门附件时,划伤安装工的手和损坏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门内板上的孔和安装孔作了翻边处理,这样,可达到防止划伤安装工的手及损坏附件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门内板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和安装孔,所述第一孔的下侧孔壁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为180°;所述第二孔的上侧和前侧孔壁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也为180°;所述安装孔的孔口向门内板的外侧翻边,翻边角度为90°。
第一孔主要便于安装车门玻璃,第二孔主要便于安装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由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作了翻边处理,可以避免划伤安装工的手,为了防止翻边部分的厚度过厚以影响其它附件的安装,第一孔和第二孔的翻边角度为180°;安装孔也作了90°翻边处理,当安装音响时,可以防止划伤音响,而且,安装孔90°翻边后形成柱形孔,安装孔与音响的接触面积增加,确保音响稳固地安装在安装孔内。
为了最大范围地避免划伤安装工的手,第一孔的孔壁整体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为180°;所述第二孔的孔壁整体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也为180°;所述安装孔的孔口向门内板的外侧翻边,翻边角度为90°。这样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全部孔壁均做了翻边处理,可以最大范围地避免划伤安装工的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对汽车门内板上的孔壁作了翻边处理,可避免安装工在安装附件时划伤手,而且,对用于安装音响的安装孔也作了翻边处理,可以避免损坏音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旋转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左门内板整体由钢板经过冲压工艺形成。门内板上冲压有三个孔,其中,第一孔2位于左门内板上部,为了便于安装车门玻璃,该第一孔2的下侧孔壁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1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为180°,第二孔3位于第一孔2的下方,为了便于安装玻璃升降器和门限位器,该第二孔3的上侧和前侧孔壁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1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为180°,门内板最下部的孔是用于安装音响的安装孔4,该安装孔4的孔口向门内板的外侧翻边,翻边角度为90°。只需在原有冲压成型工序后增加冲压翻边工艺即可。
实施例2
为了最大范围地避免划伤安装工的手,门内板1上的第一孔2的孔壁整体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1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为180°;所述第二孔3的孔壁整体向孔中心延伸,该延伸段向门内板1的内侧翻边,翻边角度也为180°;所述安装孔4的翻边处理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防爆对旋主通风机用叶片角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水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