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轴联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378.1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巴小舸;王清忠;张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F16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5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轴联结结构,尤其是卡箍式轮轴联结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飞轮或皮带轮与传动轴连接是机械设备中较为常见的轮—轴联结方式。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轮—轴连接为紧定螺钉联结、花键连接或平键联结、过盈配合联结,但上述这些联结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紧定螺钉联结:存在传递力矩小,且轴上加工的锥孔会导致应力集中,螺钉自身的防松也是一个问题。
2)平键联结:轴上的键槽和联结件上的键槽需要加工,并且由于要与标准件配合而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加工耗时且提高了加工成本;同样也存在应力集中情况。
3)花键联结:应力集中情况较前两者不明显,但花键轴和被联结件上的花键孔加工比较困难,加工成本也较高。
4)平键联结和花键联结均需要专门的轴向定位结构。
5)过盈联结没有上述缺点,但需要专门的装配设备和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轴—轮快速装卸和固定、加工量少、减小应力集中而提高使用寿命,适合中、低速传动轴和齿轮、飞轮、皮带轮的联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轴联结结构,包括转动轮和连接轴;其特征在于:转动轮和连接轴采用卡箍连接;转动轮上有与之连为一体并具有同轴孔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加工有一缺口,转动轮套装于连接轴上,由卡箍和螺栓夹紧环形凸台而将转动轮固定于连接轴上。
所述卡箍为开口式卡箍,其开口对接处设有相对的两个螺栓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开口式卡箍来能实现轴-轮快速装卸和固定,不需要专门加工键槽和花键,也免去了过盈配合所需的专门工序和装备,还可以不使用专门的轴向定位结构,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应力集中情况大为缓解,提高了使用寿命。尤其是应用于中低速轻载的轴—轮的联结,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轴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轴联结结构,包括转动轮3和连接轴1;转动轮3和连接轴1采用卡箍2连接;转动轮3上有与之连为一体并具有同轴孔的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上加工有一缺口5,转动轮3套装于连接轴1上,由卡箍2和螺栓4夹紧环形凸台6而将转动轮3固定于连接轴1上。最后对螺栓进行防松处理。
所述卡箍2为开口式卡箍,其开口对接处设有相对的两个螺栓孔;所述转动轮3为齿轮、飞轮或皮带轮。
本连接结构具有装卸和固定方便、减少加工工作量、缓解应力集中等优点,降低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应用于中低速轻载的轴—轮的联结,优势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学院,未经重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