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9814.5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 洪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水冷 发动机 节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装置,尤其是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根据温度控制冷却水循环方式的节温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依靠水来冷却发动机,冷却系统由水泵、散热器、水箱以及将他们连接的水管等组成,冷却水的工作循环有两种工作状态,一是高温状态:冷却水进行大循环,二是低温状态:冷却水进行小循环。大循环冷却水都依次经过水箱、水泵、散热器、水箱,大循环冷却水都依次经过水箱、水泵、水箱,所谓大循环和小循环是通过在管路上安装一个节温器来自动完成的;节温器又叫温度控制阀,参见附图1,节温器由阀体1、阀盖2和阀芯3等组成,在阀体1上阀腔12连通进水口11和小循环出水口13,阀腔12的水要经过阀芯3才能从阀盖2上的大循环出水口21流出;阀芯3由上座31、下座39、蜡室33、活塞38、阀片36以及复位弹簧35等构成,上座31有阀芯进水口32与阀体1的阀腔12相连通,阀片36分割上座31和下座39之间的充满冷却水的内部空间,交界位置是阀口37,阀片36通过复位弹簧35悬浮的支撑在上座31上,阀片36中央固定安装有蜡室33,蜡室33内部密闭的充满蜡液34,蜡室33从内向外设伸出的活塞38,活塞38外端头顶在下座39上,下座39有开口通大循环出水口21,温度升高,蜡液34膨胀,顶出活塞38,使阀片36上升,阀口37开大,反之,参见附图2,温度下降,蜡液34收缩,活塞38在复位弹簧35的作用下回缩,使阀片36下降,阀口37关小,以此控制水流方向。目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低温状态,节温器的阀片未打开,小循环是通过阀体1上的小循环出水口13位置外接一条小循水环管完成的,直接跳过节温器同水箱连接,以保证水的循环流动达到降温的效果,现有技术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必须在节温器壳体上增加小循环水管同散热水箱连接,使管路复杂,容易产生故障,造成水冷系统工作可靠性差,同时,因节温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制造质量的稳定性不容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简化冷却水循环的管路,从而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且本身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阀体设阀腔和进水口,阀腔内安装阀芯,阀芯以蜡室控制阀片开闭阀口,阀盖设大循环出水口,所述阀片上设置有能满足小循环需要的水通道,当阀片关闭阀口时,循环水通过该水通道经大循环出水口进行小循环。在现有技术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的基础上,阀体上的小循环出水口省略不设置,而是在阀片上设置水通道,水通道的大小刚好与现有技术的小循环出水口的大小相当,低温状态时,冷却水大循环的水流量被阀片关闭阻断,而小循环水流量则常开不受限制,小循环的冷却水流动线路和大循环完全一样,从阀芯经过大循环出水口进行,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完全一样。
方案中的水通道优选采用在阀片关闭阀口的位置冲压出翘曲的斜槽,这种方式阀片加工最简单,可以利用现有技术阀片加工工序,阀片的制造成本基本上完全一样。斜槽设2-8个为宜,沿阀片周边均匀对称分布,使阀片工作中受力均匀。
方案中的水通道也可以是在阀片上开小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比现有技术的阀体省略了小循环出水口,从而省略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小循环水管管路,使管路比现有技术简单,产生故障可能性大大降低,水冷系统工作可靠性提高,同时,因阀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阀片加工工序,而阀体结构简单了,制造质量的稳定性更容易控制,也使得水冷系统和节温器本身的总体制造成本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系统高温状态,阀片上升位置,阀口开启,大、小循环的冷却水流路线全部畅通;
图2是图1中的系统处于低温状态的工作状态示意简图,图中,阀片下降位置,阀口关闭,大循环的冷却水流路线关闭,小循环的冷却水流路线畅通;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节温器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阀片下降位置,阀口关闭,大循环的冷却水流路线关闭,小循环的冷却水流路线畅通;
图4是图3的阀片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图4俯视图;
图6是图4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