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状波纹填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133.6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4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莉;顾卫平;熊开生;文小寒;张思苹;易其臻;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晃康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016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波纹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生物氧化接触法处理有机废水装置的片状波纹填料。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填料是接触氧化法工艺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处理效果、充氧性能和处理费用,填料通常安装在支架内,主要以聚酰胺、聚烯烃为主,填料的形状主要有网片式弹性立体、絮状弹性立体、平板形、波纹形等。
平板形填料的表面是平面,比表面积低,微生物挂膜慢,耐冲刷性能差,为了增大填料的比表面积,人们将平板形填料压制成波纹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积。但是,由于波纹填料波峰两侧的斜面为平面,附着在该平面上的生物膜容易被水流冲刷掉,尤其是在曝气时,生物膜非常容易脱落,不利于较大规模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片状波纹填料,该片状波纹填料的填料比表面积大,耐冲击负荷好,适合较大规模处理有机废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片状波纹填料,片状波纹填料的波谷为平底,所有波谷在同一平面上,该片状波纹填料的波峰为平顶,在波峰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圆锥形凸台,波峰的两侧斜面上设有外凸的圆弧形凸棱,同一斜面上的两凸棱间经平底凹槽或圆弧组凹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波纹填料波峰两侧的斜面上设置凸棱,凸棱之间设有凹槽,这样大大增大了波纹填料的比表面积,加快了生物挂膜;而且,凸棱对水流取到缓冲作用,增大了填料的耐冲击负荷强度;又由于凸棱受气、水流的冲击,产生轻微的颤动而形成紊流,增加了水(有机物)气(氧)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了传质效应、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强化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上述波峰上还设有圆锥形凹坑,该圆锥形凹坑与所述圆锥形凸台相间排列,圆锥形凹坑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波纹填料的比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圆锥形凸台和所述圆锥形凹坑均匀分布在所述波峰上,两相邻的圆锥形凸台和圆锥形凹坑之间的距离为4~6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位于所述圆锥形凸台和圆锥形凹坑两侧的波峰斜面凹槽为平底凹槽,其余凹槽为圆弧组凹槽,该圆弧组凹槽的槽壁由相互外切的圆弧面相连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比表面积大,生物挂膜快,生物不易脱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氧利用率高,对有机废水处理效果极佳,特别适合较大规模处理有机废水;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组装灵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片状波纹填料单元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片状波纹填料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片状波纹填料整体呈波纹形,片状波纹填料1的波谷3为平底,所有波谷3在同一平面上,该片状波纹填料1的波峰2为平顶,在波峰2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圆锥形凸台4和圆锥形凹坑5,圆锥形凹坑5与圆锥形凸台4相间排列,且圆锥形凸台4和圆锥形凹坑5均匀分布在波峰2上,两相邻的圆锥形凸台4和圆锥形凹坑5之间的距离为4~6厘米;波峰2的两侧斜面上设有外凸的圆弧形凸棱6,其中,位于圆锥形凸台4和圆锥形凹坑5两侧的波峰2斜面凹槽为平底凹槽7,其余凹槽为圆弧组凹槽8,该圆弧组凹槽8的槽壁由相互外切的圆弧面相连构成。本实施例中,片状波纹填料采用PVC材料注塑成型。
使用时,将两个片状波纹填料1相对重叠构成波纹填料组合单元,两个片状波纹填料1的圆锥形凸台4对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波纹填料组合单元相互重叠构成片状波纹填料组合。将片状波纹填料组合安放在生物接触氧化塔中,再在片状波纹填料中装入一定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连续曝气2~4天,让微生物生长在片状波纹填料上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当组合填料上微生物达到一定量后,可以连续不断的处理有机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晃康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晃康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型荧光灯自动弯管成型机
- 下一篇:用于废水处理的中进上旋下出漩流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