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149.7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张海清;张婧;杜炜;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横梁 总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两厢车来说,为了保证两厢车具有后备箱空间大,堆放行李方便性等优点,两厢通常采用可活动式的塑料搁物板,即没有三厢车的板金件焊接总成搁物板,容易造成整车的扭转刚度不足,模态低下。这往往需要将起顶盖后横梁强度加强,以弥补无焊接板金的搁物板造成的缺陷,而且两厢通常采用掀背式车门,车门重量大,对背门铰链车体安装点的刚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竹节空腔式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用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及模态及提高背门铰链车体安装点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所述顶盖后横梁由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内板和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相对合围成一长条形空腔结构,在顶盖后横梁内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凸台,在顶盖后横梁外板左右与两个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两个方孔,在凸台和方空之间焊接有铰链安装支架,通过两个铰链安装支架将长条形空腔分隔成三个空腔。
所述铰链安装支架为近似圈椅的半凹型结构,在椅背面和左右两侧面的上边缘具有与顶盖后横梁外板连接的焊接翻边,铰链安装支架通过椅背面与顶盖后横梁内板左右的凸台焊接连接,通过座垫面与顶盖后横梁内板的底边焊接连接,铰链安装支架的开口正好与顶盖后横梁外板上的左右方孔相对应,形成一仅有一边开口的空腔。
本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采用顶盖后横梁外板与顶盖后横梁内板组成一个空腔结构,并在顶盖后横梁两端布置了两个左右对称的铰链安装支架,这样就将一个空腔结构阻断分成三个空腔,形状似竹节的结构,使顶盖后横梁总成自身具有抗扭转的特性,可防止背门下掉,同时两端的空腔与左右侧围总成空腔整体过渡,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采用铰链安装支架,提高了背门铰链车体安装点的刚度,满足了背门铰链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后横梁内板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铰链安装支架,2顶盖后横梁内板,3顶盖后横梁外板,1-1椅背面,1-2座垫面,1-3侧面,1-4焊接翻边,2-1凸台,3-1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包括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内板2、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外板3和铰链安装支架1,顶盖后横梁内板2和顶盖后横梁外板3相对合围成一长条形空腔结构。在顶盖后横梁内板2的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凸台2-1,在与两个凸台2-1相对应位置的顶盖后横梁外板上开有两个方孔3-1。铰链安装支架1为近似圈椅的半凹型结构,在椅背面1-1和左右两侧面1-3的上边缘具有与顶盖后横梁外板3连接的焊接翻边1-4,铰链安装支架1通过椅背面1-1与顶盖后横梁内板左右的凸台2-1焊接连接,通过座垫面1-2与顶盖后横梁内板的底边焊接连接,这样就将顶盖后横梁外板与顶盖后横梁内板紧紧连在一起。铰链安装支架1的开口正好与顶盖后横梁外板上的左右方孔3-1相对应,形成一仅有一边开口的空腔,用于安装铰链及形成铰链的开启关闭活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动箱与车厢底板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交通接触网中悬臂与立柱的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