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限位体、隔热槽的火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367.0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袁世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世定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300四川省泸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限位 隔热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带有限位体、隔热槽的火针。
二、背景技术
火针是采用火针疗法治病时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针具的名称。火针疗法据现有文字资料记载分析,至少具有两千七百余年的历史。火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止痛,温寒活血散风,软坚消结化瘀,清热解毒利湿,调和阴阳气血,扶正怯邪强壮等多种功效。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和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现代火针的治疗范围,已较古代有较大的发展,其治疗范围已大大的提高。
虽然,火针的疗效显著,但由于长期以来,采用手柄直接连接针尖结构,火针进针的深度在医生的实际操作上很难控制掌握,太深恐伤经络,太浅又不能去病。因而,火针疗法的应用,一直只在少数经过反复训练有数的医生之间才能正确的使用,许多医生怕火针进针深度掌握不好而针出事故,宁愿不用。所以目前好多医院里根本没有开展火针疗法的治疗项目。这样即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患病的及时治疗,也不利于火针疗法的推广和普及。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针体上设计有限位体、隔热槽的火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体及设置在针体一端为手柄,其所述针体另一端呈凹弧形隔热槽,隔热槽相邻为圆柱圆锥体形的限位体,限位体的一端装置有针尖。
本实用新型,因在针体上设计有限位体,而有效控制进针深度,而达到有效控制进针的深度和针刺强度的目的,彻底地防止和避免了,由于针刺深度控制不当,造成对病人身体穴位的事故伤害,从而保证和提高了医生对疾病治疗的效果。同时限位体也成集热体,使得烧针时针体温度易于有效集中,解决针尖温度易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外形美观,使用灵巧,易于学习掌握和推广使用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尖 2-限位体 3-隔热槽 4-手柄 5-针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针体5及设置在针体5一端为手柄4,其所述针体5另一端呈凹弧形隔热槽3,隔热槽3相邻为圆柱圆锥体形的限位体2,限位体2的一端装置有针尖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世定,未经袁世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