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雨弹引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566.1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军;白阳华;李永红;陈君祥;宋德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9/10 | 分类号: | F42C9/10;F42C7/00;F42C1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雨弹 引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雨弹引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塑结合人雨弹引信。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于人工增雨消雹弹的引信(以下简称原引信)由侧发火机构、延时自毁机构、传爆管、引信体等组成,由用户的反馈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半爆、瞎火、爆炸残余破片质量偏大,存在安全隐患。经过试验验证,目前所运用的人雨引信主要是由于传爆能量不匹配,输出的能量过小,不足以起爆或完全起爆弹丸,导致人雨弹瞎火或半爆。而爆炸残余破片质量偏大主要是由于引信体采用全钢引信体及发火座重量过大造成,如图1所示,1引信体、2发火座,试验表明,当弹丸爆炸后,由于爆轰波的传递递减,引信体头部并不能被完全炸碎,其残余破片质量大于100g,发火座也不能被炸碎,其质量大于20g,超过安全指标要求15g.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中可对人、牲畜、建筑物等造成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目前人工增雨消雹弹存在的半爆、瞎火率偏高、爆炸残余破片质量偏大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人雨弹引信,在人雨弹正常起爆后,人雨弹残余破片质量小,落下时不会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人雨弹引信由侧发火机构、延时自毁机构、传爆管、引信体组成。侧发火机构与延时自毁机构装在引信体内孔上部,传爆管装在引信体内孔下部。所述引信体由下部的引信钢体部分和上部的注塑塑料部分组合而成,引信体上部的注塑塑料部分为改性增强尼龙SL-007注塑在引信体钢体上,其注塑条件为塑料材料先干燥16h~24h后预热至85℃±5℃,再将引信体钢体部分先预热至85℃±5℃,在注塑机90MPa~110MPa压强下进行注塑。
侧发火机构主要包括发火座、侧火帽、侧击针、侧击针簧、火帽螺塞等,延时自毁机构主要包括药盘、托座、中间起爆管等,发火座的过中心位置具有一沟槽。中间起爆管装有611微烟药,其压药质量为53mg~58mg。在传爆管的下部外圆上压合有密封铅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通过将引信体设计为钢塑结合的结构,将引信体头部由钢改为塑料,其重量由100多克降为6克,通过对发火座的改进,在原发火座基础上铣了一深沟槽,这样可减轻其质量并且不会影响引信的性能,上述措施解决了人雨弹完全爆炸后残余破片质量偏大的问题。通过将中间起爆管中原用634引燃药替换为611引燃药,解决了传爆能量过小问题,从而解决了目前人雨弹存在的半爆、瞎火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原97型人雨引信剖视图
图2是改进后的钢塑结合人雨弹引信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1.引信体、2.发火座、3.药盘、4.上纸垫片、5.下纸垫片、6.托座、7.调整纸垫、8.传爆管盖、9.传爆管壳、10.下定位销、11.密封铅圈、12.中间起爆管、13.上定位销、14.侧击针、15.侧击针簧、16.火帽螺塞、17.侧火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钢塑结合人雨弹引信由引信体、侧发火机构、延时自毁机构和传爆管组成。
引信体1分为下部的钢体部分1-1与上部的注塑塑料部分1-2,钢体部分为30号钢机加成型,上部塑料通过注塑成型,塑料材料为改性增强尼龙SL-007,其注塑条件为塑料部分先干燥16h~24h后预热至85℃±5℃,再将引信体钢体部分先预热至85℃±5℃,在注塑机90MPa~110MPa压强下进行注塑。
延时自毁机构由上定位销13、上纸垫片4、药盘3、下纸垫片5、调整纸垫7、下定位销10、中间起爆管12和托座6组成,上定位销13装在药盘3的定位销孔内,上纸垫片4装到药盘3的上端面,再将药盘3的上定位销13对准发火座2的上定位销孔装入,药盘3下是托座6,托座6的中心孔内装有调整纸垫7、中间起爆管12,定位销孔内装有下定位销10,托座6的上面装有下纸垫片5。
侧发火机构由发火座2、火帽螺塞16、侧火帽17、侧击针14、侧击针簧15组成,发火座的过中心位置具有一沟槽A,发火座2上有对称的圆柱孔,分别依次装有侧击针14、侧击针簧15、侧火帽17,然后在侧火帽17上装火帽螺塞16。
传爆管由传爆管壳9、传爆管盖8和泰安传爆药组成,泰安传爆药装在传爆管壳9与传爆管盖8之间,而后压合而成。
本引信的装配过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差压式蒸汽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次风余热锅炉的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