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餐桌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0580.1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2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波;刘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A47B13/08;H05B3/20;H05B3/12;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餐桌,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家庭或饭店的多功能组合餐桌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低,餐桌上的饭菜会冷得比较快,而人们吃饭时间比较长,人们不得不食用冷菜,或者将冷饭菜重新回热后再食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滤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使饭菜保温的保温餐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餐桌,包括桌面板、保温发热膜、功率控制单元、测温器件、隔热板、电源线及底壳,其中保温发热膜装设在桌面板的下表面,测温器件安装在保温发热膜的下面,底壳对应保温发热膜位置安装在桌面板的下方,隔热板置于底壳上,功率控制单元位于隔热板的上方,测温器件、功率控制单元及电源线依次连接。
上述保温发热膜直接印刷在桌面板的下表面,或粘贴到桌面板的下表面。
上述桌面板为方形或圆形。
上述桌面板为钢化玻璃板、微晶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
上述保温发热膜为碳膜、金属膜、稀土膜或PTC发热元件。
上述功率控制单元为机械开关式控制单元或电路板控制单元。
上述功率控制单元为电路板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温度保险丝和温度调节器,开关、温度保险丝、温度调节器及测温器件串联连接。
上述测温器件为热敏电阻或温度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与普通餐桌相比较其优点在于:在寒冷冬天,人们可将饭菜放置在保温餐桌进行保温,不会使饭菜变冷,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本实用新型保温餐桌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电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保温餐桌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桌面板1、保温发热膜2、率控制单元3、测温器件4、隔热板5、电源线6及底壳7,其中保温发热膜2为碳膜、金属膜、稀土膜或PTC发热元件,保温发热膜2直接印刷或粘贴在桌面板1的下表面,为测温准确,测温器件4紧贴安装在保温发热膜2的下表面,底壳7对应保温发热膜2位置安装在桌面板1的下方,隔热板5置于底壳7上,功率控制单元3位于隔热板5上,测温器件4、功率控制单元3及电源线6依次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底壳7呈中空结构,其上端开口紧装在桌面板的下表面,隔热板5置于底壳7内底部的上表面,且形状与底壳7底部相配。
上述测温器件4为热敏电阻或温度保险丝。本实施例中,测温器件4为热敏电阻。
上述桌面板1为方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桌面板1为方形。
上述桌面板1为钢化玻璃板、微晶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本实施例中,桌面板1采用微晶玻璃板。
上述功率控制单元3为机械开关式控制单元或电路板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功率控制单元3为电路板控制单元,包括开关31、温度保险丝32和温度调节器33,开关31、温度保险丝32、温度调节器33及测温器件4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保温餐桌使用时,电源线6插到市电插座上后,按下开关31使保温餐桌的电源接通,发热膜2有电流通过之后便开始发热,此时可以通过温度调节器33手动调节需要保温温度的大小,本实施例的设计温度控制范围为60℃~120℃。当发生异常或者高温危险时,即温度过高(超过140℃),测温器件4把信号反馈给功率控制单元3,温度保险丝32就会自动熔断,切断电源,以保护保温餐桌的安全,不发生起火等安全问题。当发热膜发热时,底壳7会比较热,因此,通过置于底壳7上的由铝铂纸做成的隔热板5隔热,大大降低了底壳的温度,从而以避免底壳的温度太高。
本实用新型保温餐桌的工作原理为:发热膜2相当于一个发热面积很大的而且电阻很小的发热电阻,当有电流通过发热膜的时候,发热膜则发出红外线产生热量加热桌面板,从而间接加热了放在桌面板上面的饭菜。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餐桌可以嵌入在桌面中间开孔的桌上,例如火锅桌,也可以在桌面板下方连接桌支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