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量电喷减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0793.4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雨;谢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强 |
地址: | 400039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电喷 减压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器,尤其是用于天然气汽车大流量电喷减压器。
二、背景技术
减压器是天然气汽车中储气瓶与发动机之间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储气瓶中的高压天然气降至常压进入喷嘴与空气混合后再进入发动机,一般要经过几级减压才可进入发动机。
在公开号CN2876476Y,公开日为2007年3月7日,公开了“一种双级气体减压器”专利技术,采用两级减压结构,存在着使用在天然气大流量时,水道加热热量不够,易使减压器内结冰;其结构造成流量不大,不适合使用在大流量的结构的燃气发动机的不足之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膜片式结构的大流量电喷减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级阀芯、二级阀芯、一级膜片组、一级缓冲腔盖、一级进气道嵌件、一级进气接头二级缓冲腔盖、二级膜片组、上盖壳、下盖壳、壳体,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上壳盖中心孔内的一级调压螺栓与一级调压螺母啮合,一级调压螺母下端面紧贴一级弹簧上端面,一级弹簧下端面紧贴一级膜片组上端面,一级膜片组下端面紧贴一级阀芯上端面,装在一级阀座内的一级阀芯下端面紧贴一级阀芯复位弹簧上端面,一级阀芯复位弹簧下端面放置在一级进气道嵌件中心内圆凹台;
b、所述的下壳盖中心孔内的二级调压螺栓与二级调压螺母啮合,二级调压螺母上端面紧贴二级弹簧下端面,二级弹簧上端面紧贴二级膜片组下端面,二级膜片组上端面紧贴二级阀芯下端面,二级阀芯上端面紧贴二级阀芯复位弹簧下端面,二级阀芯复位弹簧上端面紧贴壳体壳内中心内圆凹台;
c、上螺栓依次穿过上盖壳周边圆上孔、一级膜片组周边圆上孔、一级缓冲腔盖周边圆上孔与壳体上端面孔螺纹啮合;
d、下螺栓依次穿过下盖壳周边圆上孔、二级膜片组周边圆上孔、二级缓冲腔盖周边圆上孔与壳体下端面孔螺纹啮合;
e、所述的一级进气道嵌件外螺纹与壳体内螺纹啮合连接,一级进气道嵌件一端内螺纹与一级进气接头外螺纹啮合、另一端内螺纹与一级阀座外螺纹啮合;
f、一级缓冲腔盖与一级膜片组、一级阀座组成一级缓冲腔室,一级缓冲腔盖盖上有用与一级缓冲腔室排气起缓冲作用一个1mm的小孔;
g、二级缓冲腔盖与二级膜片组、二级阀座组成二级缓冲腔室,二级缓冲腔盖盖上有用与二级缓冲腔室排气起缓冲作用的一个1mm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壳壁内螺纹与出气接头外螺纹啮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在减压器的初始状态时,一、二弹簧和一、二级阀芯复位弹簧都有一定的预紧力,一、二级弹簧的预紧力远大于一、二级阀芯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因而一、二级阀口为常开式;一当高压气体从一级进气接头进入减压器一级缓冲腔室,再经二级阀口进入二级缓冲腔室,再经二级出口流出;在设计时,保证进气口的流量大于发动机所需要的流量,因此,在二级缓冲腔室的气体不能完全及时排除腔室时,随着一级缓冲腔室不断地给二级缓冲腔室供气,二级缓冲腔室的压力会不断地提高,气压克服二级弹簧阻力压缩二级弹簧,这样二级弹簧压缩二级阀芯复位弹簧的力变小,直到二级弹簧不再给二级阀芯复位弹簧施加力,此时,二级阀芯在二级阀芯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逐步关闭阀口,当二级阀口关闭的瞬间,二级缓冲腔室的压力、二级阀芯复位弹簧以及一级缓冲腔室气压给二级阀芯的压力和二级弹簧的力保持受力平衡,此平衡只是一个瞬间平衡,随着二级出气口气体的排除,二级缓冲腔室的压力减小,二级阀芯受力平衡被破坏,二级弹簧又顶开二级阀芯,使一级缓冲腔室的气体又进入二级腔室,二级腔室的压力又不断升高,直到二级阀芯再次达到受力平衡,如此反复,使二级阀芯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一级阀口减压原理同二级阀口一样。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简便,并很容易美现两级减成熟上壤功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调压螺栓 2-一级调压螺母 3-一级弹簧 4-一级阀芯 5-一级阀芯复位弹簧 6-二级阀芯复位弹簧 7-二级阀芯 8-二级弹簧 9-二级调压螺母 10-二级调压螺栓 11-一级膜片组 12-一级阀座 13-一级缓冲腔盖 14-一级进气道嵌件 15-一级进气接头 16-二级缓冲腔盖 17-二级膜片组 18-上盖壳 19-下盖壳 20-壳体 21-上螺栓 22-下螺栓 23-出气接头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糖尿病人用皮下硬结消除装置
- 下一篇: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