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1123.4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6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金生 |
主分类号: | A63B37/14 | 分类号: | A63B3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装饰 垒球 表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垒球的表皮结构,特指一种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的行列,各种运动进入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棒球运动和垒球运动也不例外。在运动中,人们不仅要求棒垒球的专业品质和性能,同时对球的附加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要求球的外观精美、具有装饰性等等。于是乎,棒垒球的制造商们抓住此商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外观精美的纪念球,比如印花球、卡通球等等。
如图1、2所示,是目前具有图案的棒垒球,就属于上述纪念球。但是,图1所示的纪念球是在普通的棒垒球表皮上用油墨印刷图案,所以,图案极易被磨损,品质差;图2所示的纪念球则是在普通的棒垒球表皮通过压花印制图案,此图案虽不易磨损,可是压出的图案使球体的表面平整度降低,特别是在图案的尖角处更是明显,影响击打效果,并且,压花印制的图案线条呆板,没有立体感,也影响产品品质。
因此,现有的具有装饰图案的棒垒球结构尚存在表皮不平整、图案易磨损、品质差的缺陷,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棒垒球表皮结构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以使表皮平整、图案不易磨损,确保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以使缝顶高,投球容易控制,确保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包括基础片和至少一个装饰片,基础片包覆在棒垒球的表面,形成镂空区,装饰片放在镂空区上,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缝合在一起,使装饰片和基础片将棒垒球的表面完全包覆,构成棒垒球的表皮整体。
上述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相互重叠。
上述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的最佳重叠宽度为1~2毫米。
上述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均向内弯折,使缝合处呈拱起状。
上述装饰片为卡通动物头形,基础片包覆在棒垒球的表面形成卡通动物头形的镂空区。
上述装饰片有两个,整个棒垒球表皮结构包括一个基础片和两个装饰片,基础片包覆在棒垒球的表面形成前、后两个镂空区,两个装饰片分别放在两个镂空区上,每个装饰片的边缘与每个镂空区的边缘缝合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由于棒垒球的表皮结构包括基础片和至少一个装饰片,加工时,可以先将基础片包覆棒垒球的表面,未被基础片包覆的棒垒球表面即形成镂空区,再将装饰片放在镂空区上,然后通过手工缝合或车缝,将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缝合在一起,使装饰片与基础片连为一体,形成的卡通动物头形或其它装饰图案,所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用油墨印刷的装饰图案相比,图案不易磨损,而与压花形成的图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手工缝合或车缝使装饰片十分平整地贴合在棒垒球的表面,即使在图案的尖角处也可通过手工缝合或车缝保证平整度,使击打效果不受图案中的线条影响,而且,缝合而成的图案做工更精美,线条微凸、清晰,立体感强,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棒垒球具有油墨印刷图案的表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棒垒球具有压花印制图案的表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棒球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展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棒球时的加工过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饰片的边缘与镂空区的边缘缝合后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棒球的较佳实施例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垒球时的结构与此相似,故不再赘述。
具有装饰片的棒垒球表皮结构,包括基础片1和至少一个装饰片2,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一个基础片1和两个装饰片2,如图4所示,当然,基础片1和装饰片2的数目可依具体设计图案而定,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其中,装饰片2是依设计需要切割成型,装饰片2可以是卡通动物头形(如本实施例所示)或其它装饰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金生,未经林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