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181.7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9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君;洪昕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晓君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6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开 防火门 电控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用锁具,特别是指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防火门电控锁,通常与消防控制中心连接,在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使得防火门电控锁关闭。
如中国专利号01214680公开了一种“防火门自动闭门释放器”,包括壳体、链传动机构、闭门转臂以及设置在闭门转臂与链传动机构之间的释放机构,所述的释放机构包括一固接在壳体上的离合器外壳、设置在离合器外壳内圆中的离合器芯、安装在链轮轴上且位于离合器芯中的离合器主动轮,离合器芯与链传动机构的链轮相固接,且套装在链轮轴上,在离合器外壳的内圆边位置处开有一个切线槽,在切线槽的大头端设有一压缩弹簧,小头端相对开有一通孔,通孔中设有一击发棒,在击发棒与压缩弹簧之间的切线槽中设有一可卡接在离合器芯外圆边与切线槽外缘边之间的止动棒,在击发棒的另一端设有一闭门启发机构。
上述专利的“防火门自动闭门释放器”不但与消防控制中心连接,而且传动机构复杂,其具有两个如下缺点:一是必须在设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建筑内使用,而建设一个消防控制中心成本较高;二是传动机构复杂,既不便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常开防火门电控锁。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安装有一传动机构及一开闭锁控制机构,开闭锁控制机构包括一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该电磁线圈电连接有一烟感传感器。
前述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一传动杆、一第二传动杆、一止动杆及一传动轴,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第二传动杆抵靠于止动杆的一端,止动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复位弹簧;传动轴上设有一凹槽,所述止动杆与传动轴交叉连接并卡扣于传动轴的凹槽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压力弹簧,并在其一端部设有一锁柱;所述传动轴穿设于一固定支架内,并在传动轴上设有一卡簧。
前述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所述传动轴在其压力弹簧处还设有一弹力调整螺母及配合该弹力调整螺母的螺纹。
前述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所述止动杆上还设有一脱扣弹簧,该脱扣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止动杆上,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并固定连接有一按钮。
前述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所述第二传动杆抵靠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还抵靠有一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电连接于消防控制中心。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有烟感传感器,可通过烟感传感器使电控锁打开,而不必连接消防控制中心,不但大大节约了成本,也方便其推广使用,特别适用于没有消防控制中心的旧楼盘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不但生产简单,而且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于防火门上的拉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常开防火门电控锁,安装于墙体内,参照图1,包括一壳体10,该壳体1内设有一传动机构及一开闭锁控制机构。
参照图1,开闭锁控制机构包括一烟感控制器21,该烟感控制器21电连接有一电磁线圈22。
参照图1,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一传动杆31、一第二传动杆32、一止动杆33及一传动轴34,第一传动杆31的一端抵靠于第二传动杆32的一端,第二传动杆32抵靠于止动杆33的一端,止动杆33的另一端设有一复位弹簧331;传动轴34上设有一凹槽341,所述止动杆33与传动轴34交叉连接并卡扣于传动轴34的凹槽341中;传动轴34上设有压力弹簧342,并在其一端部设有一锁柱343;传动轴34穿设于一固定支架40内,并在传动轴34上设有一卡簧345。传动轴34在其压力弹簧342处还设有一弹力调整螺母346及配合该弹力调整螺母346的螺纹347。传动轴34并伸出壳体10外。
参照图1,止动杆33上还设有一脱扣弹簧50,该脱扣弹簧50也定位于固定支架40内,该脱扣弹簧50的一端连接在止动杆33上,另一端伸出壳体10外并固定连接有一按钮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晓君,未经洪晓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