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元件间的卡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473.0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温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0 | 分类号: | H05K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元件 固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尤指一种电器元件间的卡固结构。
背景技术
许多产品或设备内,通常需要用到触发器、电容、镇流器等等各种各样的电器元件,这些电器元件被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或者其它位置。而现有技术中,各个电器元件都是独立安装的,因此存在诸多缺陷:
1.安装费时费力:由于每个电器元件都是分别独立安装,而安装方式大多采用在电器元件的本体底部设置多个带孔的固定脚,然后以螺丝锁固,每个电器元件通常有四个固定脚,因此安装时不费时且费力。
2.将占据较大空间:由于各个电器元件都是独立的,安装后元件与元件之间至少留有一个固定脚的宽度,有的甚至还要留出安装空间,因此多个元件安装后,其整体空间大,不利于产品或设备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器元件间的卡固结构,通过在相邻的电器元件之间设置卡固结构以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安装,且可减少安装后体积。
为达成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器元件间的卡固结构,各电器元件的本体相邻面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卡固结构,该卡固结构为相互配合的卡块及卡槽。
所述的卡块及卡槽可为燕尾形、T形或L形。
所述的电器元件为两个,即触发器及电容。
所述的卡块设置于触发器的本体上,所述的卡槽则设置于电容的本体上。
所述的卡块设置于电容的本体上,所述的卡槽则设置于触发器的本体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的两个电器元件之间设置了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卡固结构,通过该卡固结构的连接后,使各电器元件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在固定安装时,只需在整体的四个角落设置固定脚,再以螺丝固定,从而可大大减少锁紧螺丝的次数,方便了安装。而且成为一个整体后的各电器元件之间不再存在间隙,将大幅减少安装后的体积,进而减少产品或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一半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电器元件之间的卡固结构,该电器元件可为触发器1及电容2,当然也可为镇流器等其它电器元件。在两个电器元件,即触发器1及电容2的本体相邻面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卡固结构,该卡固结构可为相互配合的卡块31及卡槽32,而所述的卡块31可设置于触发器1的本体上,所述的卡槽32则设置于电容2的本体上(也可反向设置),且该卡块31及卡槽32可为燕尾形。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如图2、3所示,将所述触发器1以其卡块31滑卡于电容2的卡槽32内,从而将两者连接在一起。采用这种结构后,可将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电器元件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在固定安装时,只需在整体的四个角落设置固定脚,从而可大大减少锁紧螺丝的次数,方便了安装。而且成为一个整体后的各电器元件之间不再存在间隙,将大幅减少安装后的体积,进而减少产品或设备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卡块及卡槽也可为T形、L形等,也可为其它可相互卡合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信息发布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其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