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帐篷架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582.2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熙 |
主分类号: | E04H15/32 | 分类号: | E04H15/32;E04H15/44;E04H15/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帐篷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架的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架的能折叠两支杆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折叠帐篷架的能折叠两支杆的连接结构包括一U形枢接座、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该第一支杆内端部和第二支杆内端部分别设在该枢接座U形开口左右之内。配设第一销钉穿过第一支杆内端部和U形枢接座以使得第一支杆和枢接座之间构成枢接连接关系;配设第二销钉穿过第二支杆内端部和U形枢接座以使得第二支杆和枢接座之间构成枢接连接关系;从而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构成能够折叠的转动连接关系。该两支杆展开之后通过U形枢接座底面限位最大展开角度,由于只能限制最大展开角度,不能限制折叠,因此展开后限位不牢固、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架的连接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帐篷架的能折叠两支杆的连接结构所存在的展开后限位不牢固、不稳定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帐篷架的连接装置,它连接在能折叠的两支杆之间,该两支杆内端部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该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部以及一滑动套。该连接部设在第一支杆之上,其中,该连接部上设有外螺纹。该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二支杆之上,其中,该滑动套内设有内螺纹,该滑动套在远离第一支杆的位置以及同时套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并螺接连接部的位置之间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滑动套与支杆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杆上设有限滑部,该滑动套最小内周小于限滑部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限滑部与第二支杆内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滑动套的轴向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展开角度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枢接座成U形,该枢接座U形开口左右分别枢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枢接座成H形,该枢接座H形左右开口分别枢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当该滑动套处于远离第一支杆的位置时,该两支杆之间可自由转动;当该滑动套处于同时套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并螺接连接部的位置时,该滑动套定位在锁接位置,限制了两支杆之间相对转动,限转牢固、稳定、可靠;由上述可知该连接装置不但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还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展开后两支杆可牢固、稳定、可靠地处于展开状态:其二,通过滑动实现锁接与松释,锁接、松释方便快速。该限滑部与第二支杆内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滑动套的轴向距离,能够防止滑动套过于远离内端部,造成锁接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实施例帐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实施例帐篷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实施例连接装置处于锁接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实施例连接装置处于松释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自动折叠帐篷100包括帐篷架102以及帐篷布104,该帐篷布104连接在帐篷架102之上。
请查阅图2,该帐篷架102包括四根支腿106以及顶部支撑架。该支腿106为高度可调节的伸缩支腿。该每相邻两支腿106之间连接有直杆组132,该直杆组132包括两支杆108,该两根支杆108内端构成转动连接关系。该顶部支撑架包括顶部件110以及四组枢接顶部件110的直杆组134,该直杆组134包括两串联枢接的支杆112。该直杆组134的位于下侧的支杆112下端连接支腿106顶部。
请查阅图3,该直杆组132的两支杆108之间设有连接装置114,该连接装置114能够使直杆组132的两支杆108保持在展开状态,进而也能使整个帐篷架保持在展开状态。该连接装置114包括一枢接座116、一连接部118、一滑动套120以及一限滑部122。
该枢接座116成H形。该第一支杆108的内端部位于枢接座116H形左侧开口,再匹配一枢轴穿过第一支杆108的内端部和枢接座116左侧开口以使第一支杆108和枢接座116之间构成枢接连接关系;该第二支杆108的内端部位于枢接座116H形右侧开口,再匹配一枢轴穿过第二支杆108的内端部和枢接座116右侧开口以使第二支杆108和枢接座116之间构成枢接连接关系。
该连接部118固设在第一支杆外周,其中,该连接部118外周面上设成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熙,未经李成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