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633.1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传柳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18;F23H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2265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锥状炉箅子的节能型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锅炉的种类繁多,节能与否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燃烧充分,二是热交换效率。目前燃煤、燃柴等以固型物为燃料的锅炉,其炉体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炉膛,下设有炉箅子和炉渣室,并在炉壁相应位置上开设有炉门和清渣口;上段为热交换室,分别设有排烟管和贮水腔,贮水腔上设有必要的观察窗、压力表、蒸汽出口、和进出水阀。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盘管分布在炉膛中,盘管与上部贮水腔连通,主烟管穿过贮水腔后从顶部排放;二是复数根排烟管均布穿过贮水腔,上部集中后由顶部主烟管排放。炉箅子的设计直接影响燃料的利用率,现有均为平面式结构,致使燃料成小山包一样堆积在其上,表层通风较好,燃烧充分,故锅炉工要不时搅动燃料,补充空气,使燃料填内的燃料也能得到充分燃烧,为此,也使许多未燃烧充分的燃料掉进炉渣室被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锅炉顶部直排式排烟方案,无疑燃烧时排烟更加顺畅,但也带走大量热能;再者,现有锅炉贮水腔结构不尽合理,冬季水温低给锅炉补水时必然造成水温下降,导致蒸汽骤降,影响连续供气。如何解决炉箅子结构,使得燃料均能充分接触空气,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部分炉箅子成锥状结构的节能型锅炉,其次要目的是改良现有直排排烟方式为倒流式结构,延长热交换时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上部的热交换室包括有贮水腔、排烟管和主烟管,下部的炉膛包括有炉箅子、炉渣室以及炉门和清渣口,其特征是炉箅子分成锥状部和平面部,靠近炉门一侧的炉箅子为锥状部,从炉门处始由高而低向炉膛里辐射延伸至平面部。炉箅子分成锥状进料区和平面区,可使燃料沿着锥状区逐渐烘热燃烧、滚至平面区继续燃烧后再被从平面区排出。
所述锥状部炉箅子成台阶式结构,自上而下由小到大层层叠放,并由连接件相互关联固定,层与层间存在有气隙。使得层层燃料可被搅动,层层透气性好,补气充足燃烧充分。
所述的热交换室分成三个部分,自上而下依次是蒸汽发生室、集烟室和具有热交换作用且与蒸汽发生室连通的贮水腔,复数根排烟管贯穿贮水腔,连通炉膛与集烟室,集烟室下部接通的主烟管穿过贮水腔后引出炉体外,形成倒流排烟结构。集烟室的设置,可延长热交换时间,聚集排烟管高温烟气热量,烘拷蒸汽发生室,产生蒸汽快。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巧妙、结构合理、补气充足、燃料燃烧充分和蒸汽产气快的特点。燃料在炉箅子内的燃烧行程长,不易直接掉落炉渣室被排出,既节能又节约燃料;通过增设集烟室和倒流排烟设计,使排烟管高温烟气的热能得以再利用,形成二次加热,热交换更加充分,产气量大且温度高;同时集烟室又将蒸汽发生室与贮水腔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贮水腔补水也不影响产气,保证连续生产之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节能型锅炉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炉膛部分示意图
图3节能型锅炉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
其中
1—炉体 2—排烟管 21—主烟管
22—集烟室 3—贮水腔 31—蒸汽发生室
4—炉膛 5—炉箅子 51—锥状部
52—平面部 53—连接件 54—气隙
55—接料平台 56—排渣槽 6—炉渣室
7—炉门 8—清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节能型锅炉,包括炉体1上部的热交换室和下部的燃烧炉膛4,炉膛4中设有炉箅子5和炉渣室6,炉箅子5上方的炉壁上开设有炉门7和清渣口,其中炉膛内的炉箅子5分成锥状部51和平面部52,靠近炉门7一侧的炉箅子为锥状部51,从炉门7处始由高而低向炉膛里辐射延伸至平面部,也即形成外高内低的布局,燃料从炉门7处送入,可沿锥状部51向下滚落,自然往外围分散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传柳,未经黄传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窑机械操作臂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游泳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