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720.7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7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F24H3/06 | 分类号: | F24H3/06;F26B21/00;F24H9/18;F26B2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4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燃烧 烘烤 热风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适用于烟叶、竹木材、药材、蔬菜、食用菌、食品、干果等生物质类的烘干。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烟叶、竹木材、药材、蔬菜、食用菌、食品、干果等生物质类的烘干,除使用电热、锅炉者外,在燃煤直接换热烘干技术方面,还未有自动清灰、煤炭自动补给联动系统结构;而现有在卷烟生产中,大部分烤烟炉采用人工手烧炉,不但操作劳动强度大,炉温难以控制,能耗高,而且资源浪费大,在公开日:1993.05.05,公开号:CN1071559A中公开的管热式烤烟炉及烤烟方法,公告日:2004.01.07,公告号:CN2596769Y中公告的回热气流调温烤烟炉,公告日:2004.03.31,公告号:CN2607793Y中公告的可连续侧向加煤型煤烤烟炉,上述涉及烟叶烘烤烤烟炉的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烟叶烘烤中烤烟炉的一些技术问题,但也没有自动清灰、煤炭自动补给联动系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清灰和自动给煤联动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包括炉膛、储煤罐、风箱、炉蓖、灰箱、输煤管、加煤口、端盖、进风管、炉床、出灰口、通风孔和出火口构成,其结构特点为在炉膛的上部设有储煤罐,储煤罐上部固定在炉膛顶板之上且与输煤管下端连接成一体,输煤管上部为加煤口并用端盖封闭;在炉床的下方设有一个能把空气导通入炉床的风箱;在与炉蓖的相对应的炉膛底部位置处设有一个出灰口,此出灰口与炉膛下部设有的灰箱沟通,炉蓖由炉蓖廻转轴带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储煤罐形状是方型或圆型或椭圆型。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储煤罐采用截圆锥形的储煤罐,截圆锥形的储煤罐的直径小端固定在炉膛顶板之上且与输煤管下端连接成一体,且输煤管与储煤罐斜向连接。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在储煤罐外侧与相应处的炉膛内壁之间设有螺旋板,二次风管一端连接在螺旋板下端,另一端连接在进风管上,螺旋板上端设在出火口下缘,炉床的高温烟气流沿着螺旋板在储煤罐外侧与相应处的炉膛内壁之间旋转上升至出火口后导入换热器。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在出灰口的下方设有能在滑道里外移动的出灰量调节板。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炉蓖廻转轴顶端通过连接板连接炉蓖,在炉膛的底板上靠近炉蓖廻转轴的外侧设有通风口,在炉蓖廻转轴顶端所设有的与炉蓖相连的连接板上设有通风孔,在炉蓖的顶端板的下方设有侧向通风孔;三组通风孔均与风箱相通。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所述的炉蓖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片成渐开线型片状板,渐开线型片状板按炉蓖的旋转方向前低后高倾斜设置。所述的自控燃烧烘烤热风炉,其特点为在输煤管的加煤口附近设有干溜煤气导气管连通到进风管,进风管连接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优点:因设计了一套通过炉床内的炉蓖每旋转一周,就将一定量的灰碴拨进灰箱中,使炉床下降,则储煤罐中的煤就会缓缓流出一定量补充到炉床上,形成自动清灰、给煤联动系统,实现了用简单的方法以粉煤为燃料,进行气化燃烧,本实用新型又设计了多组通风孔通入炉床,使冷空气进入风箱后首先吸收灰碴中的余热,然后再进入炉床,减少了热能的损失;相比较常规的炉底进风的炉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热利用率。机型可大可小,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烘干要求,体积相对较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使用方便、节省燃料、火力的大小可自动调节、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膛1,储煤罐2,风箱3,炉蓖4,灰箱5,出灰量调节板6,输煤管7,加煤口8,端盖9,进风管10,二次配风管11,螺旋板12,干溜煤气导气管13,炉床14,出灰口15,通风孔16,炉蓖回转轴17,连接板18,出火口19,炉蓖顶板20,滑道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炉膛1、储煤罐2、风箱3、炉蓖4、灰箱5、出灰量调节板6、输煤管7、加煤口8、端盖9、进风管10、二次配风管11、螺旋板12、干溜煤气导气管13、炉床14、出灰口15、通风孔16、炉蓖回转轴17、连接板18、出火口19、炉蓖顶板20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