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790.2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生;杨春华;石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红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6 | 分类号: | D04B15/9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国庆;张松亭 |
地址: | 363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带动附属机构作往复横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脑针织横机,为了驱动针床的上方横向移动的机头等附属机构,多采用电脑控制的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横梁一侧主带轮座上的主带轮,一条从动带跨接在主带轮和横梁另一侧从带轮座上的从带轮上,机头等附属机构与该从动带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转轴作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则机头等附属机构相应地作正向或反向的横移。但是伺服电机的价格高,不适应大批量生产场合对生产设备成本的苛刻要求。而廉价的普通卧式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精度低,不能替代伺服电机满足针织质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它采用卧式三相异步电机驱动,但驱动精度高,可满足高品质针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电脑控制的电机驱动横梁一侧主带轮座上的主带轮,一条从动带跨接在主带轮和横梁另一侧从带轮座上的从带轮上。所述的电机为安装在独立电机座上的卧式三相异步电机,该电机的转轴通过驱动带连接横梁上主带轮的转轴;一个连接电脑控制输入端口的编码器安装在横梁上靠近从带轮的编码器座上,该编码器的转轴与从带轮的转轴作同轴连接。
所述的横梁上设置带轮座调节块顶靠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
所述带轮座调节块具有两个平行的调整螺钉顶靠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
所述编码器的转轴通过软塑管与从带轮的转轴作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利用独立的电机座安装卧式三相异步电机,使该电机的转轴通过驱动带连接横梁上主带轮的转轴;可减小电机本身振动对主带轮和从动带的影响。又利用一个编码器向电脑控制输入端口提供从带轮的转动信息,即从动带所连接的附属机构往复横向移动的运行状况信息,使电脑能够精确控制该电机的转动,从而提高驱动精度并降低成本,可满足高品质针织的要求。在横梁上设置带轮座调节块顶靠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可以使从动带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带轮座调节块具有两个平行的调整螺钉顶靠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由带轮座调节块上两个螺钉调节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可方便、快速而且准确地调正主带轮座或从带轮座,使主带轮转轴与从带轮转轴之间的距离及平行度达到最佳,确保从动带传动平稳可靠。编码器的转轴通过软塑管与从带轮的转轴作同轴连接,可消除从带轮转轴运动状态突变时对编码器的冲击,并保证电信号灵敏,可准确记录及时反馈从动带所连接的附属机构往复横向移动的运行状况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机的横移传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由横梁1、主带轮组件2、从带轮组件3、从动带4、编码器组件5、主电机组件6和驱动带7组成。
横梁1固定安装在电脑针织横机的机架上。
主带轮组件2包括一个主带轮座21、一根主传动轴22、两个外周开有圆弧齿槽的主带轮23和一个带轮座调节块24。
主带轮座21由铸件加工而成,底面平整。主带轮座21的底部左、右两侧各设一个长圆形的安装孔211,主带轮座21中部凸起部开有前后向的轴孔安装主传动轴22。主带轮座21安装在横梁1的左侧。请参看图3,主传动轴22的前端伸出横梁1的前端面,并安装主带轮23-1。主传动轴22的后端伸出横梁1的后端面,并安装主带轮23-2。回到图2,带轮座调节块24的中部有两个上、下贯通的过孔各穿设一个螺钉241,使带轮座调节块24固定安装在横梁1上主带轮座21右侧的位置。带轮座调节块24的前后部各设有一个横向的螺孔,每个螺孔中设置一个调整螺钉242。两个调整螺钉242相互平行。
从带轮组件3包括一个从带轮座31、一根从传动轴32、一个外周开有圆弧齿槽的从带轮23和一个带轮座调节块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红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红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