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字形磁体与I字形磁体组合磁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180.4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仲;林金城;陈限育;薛文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南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勇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形 磁体 字形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芯,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电子镇流器、电子变压器等线圈类电感器件的磁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圈类电感器件一般由EE型磁芯或E1型磁芯配合线圈架(骨架)绕上漆包线组成。为了防止磁饱和现象发生,需要在磁路中设有空气气隙,空气气隙通常置于磁芯的中柱,在空气气隙附近的线圈由于磁路的特性,存在很大的漏磁(漏感)现象,空气气隙磁导率极低,因此空气气隙附近的线圈无法参加能量转换,无法在开关控制管关断后释放出能量使磁场复位,只能起填充作用。又因为线圈架与磁芯之间存在间隙,增加了线圈的绕线长度。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器件自身铜电阻和铜损的增加,使器件的温度升高,浪费电能和铜材,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节约铜材和电能,降低温升的工字形磁体与I字形磁体组合磁芯。
本实用新型设有工字形磁体和2个I字形磁体;工字形磁体设有竖臂和位于竖臂两端的2个横臂,2个I字形磁体设于工字形磁体的竖臂的两侧,2个I字形磁体的两端与工字形磁体的2个横臂的两端之间均设有空气气隙。
工字形磁体的2个横臂中的下横臂长度大于上横臂长度,所述空气气隙设于2个I字形磁体的下端面与下横臂两端之间,以及设于2个I字形磁体上端内侧面与上横臂两端面之间。
工字形磁体的2个横臂的长度相同,所述空气气隙设于2个I字形磁体的两端内侧面与个横臂两端的端面之间。
工字形磁体的2个横臂的长度相同,所述空气气隙设于2个I字形磁体的两端端面与2个横臂两端的内侧面之间。
工字形磁体的竖臂和横臂的横截面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I字形磁体的横截面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所述空气气隙的宽度可为0.3~2.5mm。
与传统的单路空气气隙的磁芯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多路(4路)空气气隙,改变了传统的单路空气气隙结构,在满足功率等使用要求下,传统的单路空气气隙的需要较大的尺寸;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将4路空气气隙的尺寸大大减小,可显著降低漏磁(漏感)现象,可有效克服传统磁芯的缺点。与传统的单路空气气隙的磁芯比较,由于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表面耐压处理,线圈可直接绕在磁芯上,省去了线圈架,可大大节约铜材、降低电阻和铜耗及电能,并可使器件降温,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设有工字形磁体11和2个I字形磁体12;工字形磁体11设有竖臂111和位于竖臂111两端的2个横臂112、113,2个I字形磁体12设于工字形磁体11的竖臂111的两侧,工字形磁体11的2个横臂中的下横臂113的长度大于上横臂112的长度。2个I字形磁体12的下端面与下横臂113两端之间设有空气气隙C和D,2个I字形磁体12上端内侧面与上横臂112两端面之间也设有空气气隙A和B。工字形磁体11的竖臂111和横臂112、1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I字形磁体1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空气气隙的宽度可为0.3mm。
实施例2
参见图2,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工字形磁体21的2个横臂212和213的长度相同,空气气隙E、F、G和H设于2个I字形磁体22的两端面与2个横臂212和213两端的内侧面之间。在图2中,代号211为工字形磁体21的竖臂。工字形磁体21的竖臂211和横臂212、213的横截面为圆形。I字形磁体22的横截面也为圆形。空气气隙的宽度为2.5mm。
实施例3
参见图3,与实施例2类似,其区别在于空气气隙I、J、K和L设于2个I字形磁体32的两端面与工字形磁体31的2个横臂312和313两端的内侧面之间。在图3中,代号311为工字磁体31的竖臂,312和313分别为工字磁体31的上横臂和下横臂。工字形磁体31的竖臂311和横臂312、31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I字形磁体32的横截面也为长方形。空气气隙的宽度为1.0mm。
在图1~3中,线圈P绕制在工字形磁体的竖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南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南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弧氧化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亚铜纳米薄膜的快速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