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炭生产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528.X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元健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生产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炭生产转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活性炭按制造方法来分,可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化学炭)和物理法活性炭(物理炭),传统的化学炭工艺中,炭化炉与活化炉是分开的,原料添加助剂后进入炭化炉后炭化,尾气排空,炭化后的原料进入活化炉活化,尾气排空,这种化学炭生产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热能损失大,尾气中还带有的化学活化剂和其它污染物质多,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炭生产转炉,该装置不仅可实现化学炭炭化和活化的连续性生产,热损失少,活化剂损失少,产品得率高,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置于托轮座上的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体,所述回转炉体中部外周壁设有由电机、减速箱组成的传动机构驱动的外齿轮圈,所述炉体下侧的活化段有一由炉尾伸入的高温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
(1)由于炉体炭化段和活化段在同一个回转炉内,使得活性炭炭化和活化成为一个连续性的工艺过程,物料流程缩短,避免了传统化学炭生产工艺中,炭化和活化分开时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同时物料的热损失大大减少,所需的能量减少,达到节能的效果。
(2)由于物料流程缩短,所需的化学活化剂避免了传统工艺因炭化活化分开而导致的中间环节的损耗,同时使尾气排量大大减少,后续的尾气处理工序及活化剂回收工序也更容易,达到环保的效果。
(3)由于炉尾高温管的身伸入,将部分高温活化气体引入到炉体中段,保证了炭化段所需温度,使炭化段加长,同时使活化温度比传统生产工艺降低了100℃~200℃,降低了炭化料的烧失率,大大提高了化学炭产品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置于托轮座1上的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体2,所述回转炉体中部外周壁设有由电机3、减速箱4组成的传动机构驱动的外齿轮圈5,所述炉体下侧的活化段有一由炉尾6伸入的高温气管7。
上述高温气管长达整个转炉的15%~40%,以使高温活化气体引入转炉中段,加长炭化段,降低活化段活化温度。
为了支撑转炉炉体转动,上述转炉中部及两端周壁上分别设有凸环8,所述转炉下部分别相应设有用于支撑凸环的托轮9及托轮座1。
上述的齿圈内周壁与转炉外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筋板10以保证齿圈带动转炉的转动。
活性炭原料由转炉物料进口进入转炉炭化段炉口,作为活化剂的高温气体由炉尾进入炉体,一部分进入活化段,另一部分经高温气管进入炭化段,气体与物料逆流直接接触进行炭化、活化,活化料经活化段炉口进入后续流程,最后制成化学活性炭成品,而尾气由炭化段炉口排出,进入其它处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元健,未经卢元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碳还原剂中除硼和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准确的视频字幕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