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快速均匀解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568.4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熊春花;孔熊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量子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65 | 分类号: | A23L3/365;A23B7/0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均匀 解冻 食品 电冰箱 伴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配套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均匀解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
背景技术
电冰箱是一种广泛被使用的家用电器产品,由于它可以通过冷冻或冷藏的方式实现对食品的保鲜/保质,因而,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均有使用。随着电冰箱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各种电冰箱的配套产品即电冰箱伴侣也不断地问世,比如,有具有蓄冷功能的电冰箱伴侣,有具有保鲜功能的电冰箱伴侣,还有具有除味功能的电冰箱伴侣等等。作为电冰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食品进行冷冻,比如对肉类食品进行冷冻等,冷冻既有一定的杀灭细菌的作用,还有保持食品品质的作用,使食品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质,而当将冷冻的食品取出食用时,首先需要对被冻的食品加以解冻,然后才能进行一定手段的烹饪,比如煎、烤、烘、蒸、煮、烧、炒等加工后才能食用,传统的解冻方法是将被冻食品放在常温下自然解冻,这种方法一是时间较长,二是影响食品的品质。有了微波炉后,由于微波炉具有解冻功能,因此,人们通常将冰箱取出的被冻食品直接放入微波炉中解冻,但是这种解冻方式存在着一个弊端,被冻食品在微波解冻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过热变熟而另部分又仍在冰冻状态,从而不利于对被冻食品的后续加工,影响食品的品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均匀解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能够在微波炉中实现对被冻食品的均匀快速解冻,避免了以前解冻方法容易出现局部过热变熟而另部分又仍在冰冻状态的问题,有利于被冻食品的后续加工,保证食品的品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快速均匀解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包括两块具有类似结构的薄板体,在两块薄板体的对应端之间采用热压方式连接有若干条薄条带而使其中一块薄板体可沿薄条带折合向另一块薄板体;该薄板体包括由微波陶瓷之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内层板体和包覆于该内层板体外的由硅胶或聚乙烯之类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外层板体,内层板体与外层板体之间为采用热压成型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薄条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薄板体的对应端的外侧。
所述的薄条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薄板体的对应端的内侧。
所述的薄条带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块薄板体的内侧,薄条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块薄板体的外侧。
所述的薄条带为硅胶或聚乙烯之类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条带体。
所述的薄板体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的薄板体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外层板体的厚度大于内层板体的厚度。
所述的薄条带端部与薄板体之间的相连接为薄条带端部在内层板体与外层板体热压成型构成薄板体时一同热压成型在薄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快速均匀解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是将两块类似结构的薄板体的对应端之间采用热压方式连接有若干条薄条带而使其中一块薄板体可沿薄条带折合向另一块薄板体,即类似于一个活页夹。薄板体为内外层结构,外层体包覆于内层体而使薄板体的截面形成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微波陶瓷之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上、下层为硅胶或聚乙烯之类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中间层较小,上、下层较大,热压时中间层被包在中间就形成了内层。制作时是先把内层微波材料挤压成小一点的薄片,再在其上面和下面包覆各一层大一点的有机高分子薄片,然后放入模具加热和加压进行热压成型,冷却后就形成薄板体。连接在两块薄板体之间的薄条带是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热压薄板时一同制作而成,从而形成一活页形状的一体化产品。
使用时,当需要对电冰箱的被冻食品进行解冻时,只需把待解冻的食品从冰箱取出,然后夹进本实用新型的电冰箱伴侣的两块薄板体之间,即类似于将待解冻的食品夹在活页中,再将夹有被冻食品的电冰箱伴侣放入微波炉中,按照微波炉的高火功能进行操作,利用薄板体的内层的特殊微波材料具有把微波能量均匀化的作用,使待解冻的食品能够在微波炉中均匀快速解冻(标准500克冻肉高火3分钟就可完成解冻),从而方便了食品的后续的烹饪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量子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量子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