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3113.4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3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项良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特别是一种固定于地面上的脚轮。
技术背景
对于机场、仓库等这种物品流动性很大的场所来说,在地板上装上脚轮、从而可使物品直接在其上进行方便的拖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在机场、仓库等地面上安装的脚轮其结构主要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包括轮子、轮架,轮子通过滚针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轮架上;脚轮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铆钉依次穿过下部的上盖、轴承外套,轴承,并绕轴承做沿水平方向做360度转动,从而带动脚轮上部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轴承外套固定于固定法兰上,整个脚轮通过固定法兰固定于地板上。由于机场等场所的保洁及消毒要求,甚至于在一些寒冷的地方为了除霜除冻,往往需要采用具有腐蚀性的溶液进行。而现有的脚轮,由于冲洗时的各种脏水、消毒水、除冰除霜液很容易由轮架与铆钉的轴向结合处流入下部的轴承,从而造成轴承的腐蚀,进而导致整个脚轮的报废。因此需要经常更换脚轮,麻烦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脚轮。
一种脚轮,其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包括固定法兰、轴承外套、轴承及上盖,上部与下部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绕轴承转动,上部包括轮架,其结构要点在于:上部的轮架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装置。
在轮架与连接件之间设置密封装置,这样就可避免进入脚轮上部的水及各种液体通过轮架与连接件的结合处沿着连接件流进下部的轴承处,从而造成轴承的腐蚀,进而导致整个脚轮的报废。因而可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轮架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处为轮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轴向配合处。
所述的密封装置设置于轮架上与上盖相邻的那一端。
所述的密封装置或为一种密封件密封,或为一种密封回路。
所述的密封件为一种密封圈、或为一种挡圈。
本实用新型还在于:
在上盖的外翻处与轴承外套之间设置有将上盖的外翻处与轴承外套密封的密封装置。
由于上盖是向下外翻罩于轴承外套的,在上盖的外翻处与轴承外套之间设置密封,就可避免冲洗时的各种水,特别是一些脏水、消毒水、除冰除霜液由上盖与轴承外套的结合处进入轴承,造成轴承的腐蚀,从而导致整个脚轮的报废。
所述的密封装置或为密封件密封,或为采用密封回路密封。
所述的密封件或为密封圈、或为挡圈等。
所述的密封装置还可以是一种油封密封。
所述的油封为一种无骨架油封。
所述的油封为一种J形无骨架油封。
所述的连接件或为一种铆钉,或为一种螺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还在轮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轴向配合处设置密封装置,避免了水及各种腐蚀液体从轮子处进入脚轮上部,进而沿着连接件进入下部的轴承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上盖与轴承外套之间设置密封装置,从而可避免水及各种腐蚀性液体通过上盖与轴承外套的结合处进入轴承,而腐蚀轴承。因此本实用新型从多方位对可能的部位进行密封,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护轴承的作用,大大延长了本脚轮的使用寿命,降你了人们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实施例的脚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1脚轮上部11轮架12轮子2脚轮下部21固定法兰22轴承外套23轴承24上盖241上盖的外翻处3连接件4密封装置41油封4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如图1、2所示的脚轮,其由上部与下部两部分构成,上部1包括轮架11、转轴固定于轮架上的轮子12。下部2包括固定法兰21、轴承外套22、轴承23及上盖24,上部与下部之间采用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绕轴承23转动。所述的连接件为一种铆钉。在上盖的外翻处241与轴承外套22之间设置有将上盖的外翻处与轴承外套密封的密封装置4。所述的密封装置为一种J形无骨架油封41。在上部的轮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轴向配合处、轮架上与上盖相邻的那一端设置有O形密封圈42密封装置。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大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