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芸机播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03833.0 申请日: 2008-08-19
公开(公告)号: CN201238456Y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行昱合 申请(专利权)人: 行昱合
主分类号: A01C7/16 分类号: A01C7/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芸机播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红柳等植株丛间种植大芸的机械播种装置,尤其是大芸机播器。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大芸俗称肉苁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属一年生寄生植物,主要寄生于红柳、梭梭的根部,茎叶黄褐色,花为紫褐色,茎可入药,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腰冷痛、不孕等的良药,其市场价格为鲜货每公斤8-9元,干货每公斤80-90元,每亩地可生产鲜货100公斤,万亩可生产100万公斤,可收入800万元。新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积温高,无霜期长,平均在233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极宜于大芸的生长条件。种植成林的红柳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绿洲之间一道防风挡沙的“屏障”。

红柳大芸的开发,不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同时兼具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应。既能防风固沙,增加地表植被,又能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绿化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可谓“沙漠产业”,一举多营。因此红柳大芸产业一致被国内外医药界称之为朝阳业。

00137107.X红柳大芸人工种植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柳大芸人工种植技术,首先是在流沙地中进行人工种植红柳,培育出红柳寄主苗木,然后将红柳大云的种子播撒在两行红柳寄主苗木中间开的沟中,按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护理,使大芸尽快接种于红柳根部,在接种大芸第三年开始即可收获大芸,每亩可产大芸100—200公斤(干重)。人工种植红柳大芸,可将流沙固定,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改善了荒漠生态环境,制止了流沙的危害和扩大。其经济效益是当地棉花每亩年收入的5—10倍。

但是,目前,人工开深50厘米播种沟平均每人每小时完成不足15米,工效极低,播种成本较高,而开沟后播种覆土前红柳根部直接暴晒于太阳下,会使一部分根部死去,而种植红柳大芸的机械开沟的相关技术尚未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红柳等植株丛间种植大芸的机械播种装置,即大芸机播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措施包括:水平机架上垂直固定支臂,支臂上部固定种仓,种仓下部连通输种管,输种管下部开播种槽,支臂下部固定犁刀,输种管固定在犁刀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明,实用,开沟、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可有效提高播种成功率和工效,每小时可播种1080米,是人工播种的72倍,消除对红柳等寄生宿主植物根系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支臂2,种仓3,闸阀4,输种管5,固定座6,犁刀7,播种槽8,松土板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水平机架1上垂直固定支臂2,支臂2上部固定种仓3,种仓3下部连通输种管5,输种管5下部开播种槽8,支臂2下部固定犁刀7,输种管5固定在犁刀7后部。

机架1上垂直固定2-4组支臂2,以及种仓3输种管5和犁刀7。以提高播种工效。

输种管5上固定闸阀4。用于控制大芸种子沿输种管5下泻动作。

输种管5通过固定座6,固定在犁刀7后部。

输种管5下部播种槽8外侧壁上固定松土板9。水平固定的松土板9在随犁刀7和输种管5前进时,将所在土层土壤击碎,并同时托举种子播入其中。

输种管5下部播种槽8和松土板9配合,垂直方向上形成2-5组播种口。

支臂2固定犁刀7后长110厘米,刀具部分宽13-15厘米,厚5厘米。

在使用时,将机架1连接到拖拉机等牵引动力设备后部,在种仓3中装入均匀拌有沙土的大芸种子,将犁刀7插入土壤中深度可达70厘米左右,打开闸阀4,随着犁刀7向前移动,大芸种子沿输种管5下泄,从并播种槽8泻出,由松土板9托入土层。

利用本实施例机械在红柳丛间,距红柳、梭梭植株50厘米处开沟、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沟深可达50-80厘米,另外可根据红柳生长年限调整沟深,后部的播种管下部固定分层、松土板9,可使种子分层次分布在土壤里,在种子入土后,形成高30厘米,宽10厘米-13厘米的播种带,有效提高接种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明,实用,开沟、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可有效提高播种成功率和工效,每小时可播种1080米,是人工播种的72倍,消除对红柳等寄生宿主植物根系造成伤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行昱合,未经行昱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