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包大包上座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3844.9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冯跃平;穆保安;李立民;寇朝毅;赵晓军;邬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 |
主分类号: | B22D41/52 | 分类号: | B22D41/5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22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大包 上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厂用的钢包大包上座砖。
背景技术
随着SPHC冶炼炉次比例的不断提高,钢包水口自流率也相应下降。为此,曾先后试验过多种引流砂(包括石英砂、MgO-石墨、Al23-Zr2-石墨、Cr2O3-石墨、镁橄榄石、焦炭粒、石英-碳化硅-石墨、碳化硅等)。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如:材质选择、颗粒级配、加入操作等环节存在问题而呈现出不稳定、不明显的效果,自流率不足75%。较低的自流率导致钢水至连铸时,难以实现无氧化浇注,污染钢水,烧损水口,甚至影响生产的顺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大包上座砖,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能够有效地提高钢包水口自流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包大包上座砖,包括在砖体中部竖直设置的倒锥形通孔,该通孔的下端孔径为b=85—95mm,其上端孔径为a=115—125mm,该通孔的上端孔壁为由一半径为r=25mm的1/4圆弧绕着通孔中心旋转构成的曲面。
通过灌砂以后对上座砖烧结层的受力分析,发现原有上座砖在灌完引流砂后,上口烧结层过厚,下口过窄,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水静压力不足以使烧结层破碎,是大包不自流的最根本原因。本实用新型对钢包大包上座砖的结构尺寸作了改进,将通孔的上端孔壁由过去的平直圆锥面改成了圆弧曲面,这样增大了引流砂的烧结层及烧结层受力面积,使水口上堆成圆锥形的引流砂更容易破碎。
其次增加了上座砖的上、下通孔孔径,使上、下相互对应,流孔倒角变小,增加了孔内引流砂实际加入量,根据实际跟踪试验,现有座砖更加有利于自流率的提高。2006年平均自流率78.08%,更改后自流率一直稳定在94%-97%,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钢包水口自流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钢包大包上座砖,如图1、图2所示,包括在砖体中部竖直设置的倒锥形通孔,该通孔的下端孔径为b=85—95mm,其上端孔径为a=115—125mm,该通孔的上端孔壁为由一半径为r=25mm的1/4圆弧绕着通孔中心旋转构成的环形封闭曲面,这样增大了引流砂的烧结层及烧结层受力面积,使水口上堆成圆锥形的引流砂更容易破碎。该曲面的高度h与曲面的圆弧半径r数值相等。
该通孔的下端孔径最好为b=90mm,其上端孔径最好为a=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