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尾气采热的车用供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3968.7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明先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11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尾气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系统,属于车用供暖设备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利用尾气采热的车用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领域内,在冬季客车取暖时,有一种燃油电消耗的暖风机,其造价高、设备结构复杂,而且每小时耗油在1升以上,使用起来不经济,热耗能高,此外其排放污染也很严重,同样很容易造成供电的电瓶电量亏空,影响电瓶的使用寿命,有时还会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供暖的热量温度也不高;当发动机处于低温时,也就没有暖风可供给。另外,还有一种土暖气装置,其结构为将发动机的排气管直接接进车厢,但这种土暖气很不安全,很容易烫坏乘客穿着的衣物或者烫伤乘客,而且此种土暖气装置排出的气体为发动机燃烧室内作功燃烧后的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车内乘车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其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尾气采热的车用供热装置,其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尾气携有的热能余热为车内供热、供暖,节能降耗,成本低,经济环保,其暖风中供给的气体纯属为空气,即不会对车内空气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尾气采热的车用供热装置,包括尾气排气管,尾气排气管的上端口与发动机燃烧室的排气口相连通,在尾气排气管外部包裹着回热套管,回热套管上端周边与尾气排气管外周壁环绕封闭端的壁面上设置着热气输出口,热气输出口与供热、供暖系统连通;与尾气排气管排气口末端连通的主机盒以及和回热套管进气口末端连通的副机盒通过隔板相互隔开,主机盒上设置着排气出口,副机盒上设置着吸入空气的进气开口;安装在隔板上的旋转传动器,在其一端安装的主动叶轮位于主机盒内,在其另一端安装的从动叶轮位于副机盒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发动机即时排出的尾气不但携带有大量的高温热量,还因发动机燃烧室的高压在从排气口释放事携带有足够的流体动能,而安置在尾气排气管末端主机盒内的主动叶轮其桨片曲面在受到具有流体动能的尾气连续气流的作用力后开始持续转动,而安装在旋转传动器另一端(输出端)的从动叶轮也随着主动叶轮同步旋转或以适当比例的角速度旋转,由于从动叶轮的吸力面朝向副机盒的进气开口,会将源源不断的空气经副机盒的进气开口吸入回热套管,在向回热套管的热气输出口流动的过程中,经过尾气排气管即将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热能,而富含有高温热能的尾气经过尾气排气管的周壁将热量间接地传导给处于回热套管内流动的空气,吸入的空气经过包含在回热套管管腔内的尾气排气管外周壁的途中吸热升温,即将吸入回热套管内的空气加热;随着流动的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被尾气排气管的外周壁加热,当逐渐接近热气输出口时,其吸收的热能也越来越足,此时则通过热气输出口供给供暖、供热系统,用于车内的供热或者供暖。由上述结构和其原理介绍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尾气携有的热能余热为车内供热、供暖,节能降耗,成本低,经济环保,其暖风中供给的气体纯属为空气,即不会对车内空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回热套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B处(尾气排气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向局部放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尾气采热的车用供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尾气排气管3,尾气排气管3的上端口1与发动机燃烧室的排气口相连通,在尾气排气管3外部包裹着回热套管2,回热套管2上端周边与尾气排气管3外周壁环绕封闭端的壁面上设置着热气输出口4,热气输出口4与供热、供暖系统连通;与尾气排气管2排气口末端连通的主机盒5以及和回热套管2进气口末端连通的副机盒13通过隔板10相互隔开,主机盒5上设置着排气出口8,副机盒13上设置着吸入空气的进气开口12;安装在隔板10上的旋转传动器,在其一端安装的主动叶轮7位于主机盒5内,在其另一端安装的从动叶轮11位于副机盒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明先,未经何明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拌砂浆的原料砂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盒面板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