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4214.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勤;李东海;许国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G01M15/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3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散热器 试工 车载 检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一般散热器的性能及参数检测是在理想环境下进行,按照在“风洞”这样理想环境下检测出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所设计出的散热器用在实际车型上使用,往往造成散热器“开锅”或发动机过度冷却,造成设计数据与实际应用数据不相符,达不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它能检测汽车散热器在真实的路试工况下达到的各种性能及参数。它主要解决散热器在理想环境下检测的数据与在实际车况中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到规律,并优化设计,防止散热器在工作时“开锅”(水温超过发动机的允许值)或发动机过度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是由装有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软件(包括用户界面)的电脑、液体进口压力传感器、液体进口温度传感器、液体进口流量传感器、液体出口压力传感器、液体出口温度传感器、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构成,其中液体压力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与电脑USB接口进行连接。上述传感器全都采用精度较高的标准件,其中液体压力传感器量程为0~350Kpa,液体温度传感器量程为-30~200℃,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量程为0~20m/s及-30~+100℃,液体流量传感器量程为1.0~10.0m3/h。
所述液体进口压力传感器、液体进口流量传感器、液体进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液体进口端;液体出口压力传感器、液体出口温度传感器安装散热器液体出口端。
所述用于测量流经散热器的气体风速及风温的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进风一侧的可调稳固座上。
所述装置至少使用5组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及可调稳固座。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系统现场测试的曲线、数据可在事后调出,并在曲线中显示出每个采集点的数值和测试的时间,方便数据分析,如图5所示在某车型现场采集到的具体测试数据曲线。
2、利用该系统可检测处于真实工作状态下散热器的进水口压力、水温、流量;出水口压力、水温以及流经散热器的风速、风温等各种工况。同时可计算出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及水阻、水流量。
3、通过检测,能发现散热器在真实车况下的效能情况及其不足,通过本实用新型检测得到的数据与采用“风洞”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来修正散热器设计数据,进行优化设计。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其携带方便,可供多车种灵活安装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局部视图,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对某车型现场测试的数据曲线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路试工况车载检测装置,它由数据采集器5通过USB接口7与手提电脑6电连接;数据采集器5与散热器液体进口1的液体压力传感器3、液体流量传感器2、液体温度传感器4、散热器液体出口12的液体压力传感器10、液体出口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流经散热器8的气体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9采用电缆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测量流经散热器8的气体风速风温的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9固定在可调稳固座14上,并用锁紧螺栓22紧固;为了准确取得测量风速的平均值,至少使用5组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9及可调稳固座14,这里仅示出5组。可调稳固座14连接在活动调节杆15上并由紧定螺钉17紧定,当松开紧定螺钉17时,以活动调节杆15为圆心,转动可调稳固座14的角度可以调节风速及风温综合传感器9与散热器8之间的距离;通过连接块16将横向活动调节杆15与纵向固定杆13连接,当活动调节杆15在散热器8上的位置确定后,上紧紧定螺钉17即可固定活动调节杆15的位置;固定杆13与安装架21连接并通过紧定螺钉17进行固定;安装架21与散热器8通过螺栓18、螺母19、平垫20进行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