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可载重浮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801.2 | 申请日: | 200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鹏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载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以承载各种建筑物或船体的水下可载重浮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上建筑物或船体的水下部分通常有以下特点和不足:
1、底舱通常由高密度钢材料制成,一方面,考虑到安全性能,需要使用一定厚度的钢材料;另一方面,考虑到整体重量和排水量,需要采用空心式设计,以产生足够的浮力。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底舱任一局部的破损或开裂都将导致整体的运作失灵,倾斜或沉没的危险难以避免。
2、通常空心式底舱是整块沉浸在水中运行,不能起到很好的分流效果,受水阻力比较大,浪费更多的能源和动力。
3、底舱通常采用尖底设计,侧翻的危险性较大。
4、若水下部分是靠桩体固定到水底,则移动性较差,施工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实用的水下可载重浮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可载重浮体装置,包括内层轻质且高硬度填充物和外层保护材料。轻质且高硬度填充物包裹于保护材中构成一定形状的小型浮体装置,若干个小型浮体装置平面分布组合并沉浸在水中,形成一定浮力用于承载水上物体。轻质且高硬度填充物可以选用塑料泡沫,外层保护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材料、塑胶材料、木质材料。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可塑性强,具有下列特点:
1、该装置的主体都是由实心浮体构成,与常见的空心水下装置相比,安全系数更高,实心浮体任意局部的受损或开裂都几乎不影响该载重装置的使用,单个小型浮体的整体受损也对该装置影响有限。
2、该装置由若干个小型浮体装置组合而成,每个小型浮体装置采用两头尖的鱼体形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有助于水流通过以减小水下阻力,节约动力和能源。
3、小型浮体装置的外层保护材料相比较于空心式底舱设计时,可以使用更加轻薄的原材料,降低装置整体重量。
4、若干个小型浮体装置在水下呈平面式组合,减小侧翻可能,更加安全平稳。
5、该装置靠各种分离式部件组合而成,工艺简单,根据水上物体的重量和作用变化方便安装和拆除,同时移动性也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个小型浮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轻质且高硬度的物质经保护材料包裹后形成小型浮体装置。再将若干个小型浮体装置置于水中,通过小型浮体装置在水中组合产生足够的浮力,从而支撑水上物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单个小型浮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单个小型浮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大量内层轻质且高硬度填充物(1)包裹于外层保护材料(2)中,形成实心结构的小型浮体装置,有效降低空心结构浮体装置所有的危险系数。而且,小型浮体装置采用两头尖的船体形状,有助于水流通过,减小水下阻力。
参照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水下可载重浮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水下浮体装置由若干个小型浮体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是:由水上物体的面积和形状决定小型浮体装置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单个小型浮体装置方便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该装置的大小;而且该装置是小型浮体装置的平面式组合,从而大大减少侧翻的可能;此外,这些小型浮体装置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有助于水流通过,减小水下阻力。
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鹏,未经周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