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戏机的自动送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978.2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贤 |
主分类号: | A63F7/34 | 分类号: | A63F7/3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戏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游戏机的自动送球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气垫球游戏机的送球领域的自动送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游戏机中有一种可在球台穿孔中放出空气,使圆盘能飘浮在球台上减少摩擦力的气垫球式的游戏机,于二人从事游戏时,可分别手持圆形球棍去打击圆盘,使圆盘能攻入对方球门之中获取分数,该种形式的游戏机,在圆盘射入球门后,必需经由游戏者自行取出圆盘及投入球台中才能再继续进行射门游戏,故常造成游戏者分心取用置放圆盘,使游戏过程为之中断,而造成趣味性大打折扣。
为此,而有业者设计出一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357098号「游戏装置」,可对于射入球门的圆盘自动输出,而让游戏者不必再捡拾及投入圆盘,即能自动在球台上补递圆盘,而持续射门游戏的击球操作,该专利前案的「游戏装置」备有移动体供给装置,可将移动体自动供给至球场板上,该移动体供给装置备有一回收机构、一上升机构、一降落机构及一引导机构,该圆盘回收机构是于各球门下方设有用以承受自左右球门开口进入的圆盘的承受箱,自该承受箱延伸出回收通路,回收通路沿着框体绕至圆盘供给装置的本体部下方,于本体部下方延伸有圆盘上升机构。
并且在回收通路出口附近伸出有止动件,以及圆盘上升机构在球场板下方的下带轮与上带轮之间设有皮带,下带轮利用马达带动旋转,以及在皮带表面设置支持棒之间隔突出,使击入球门的圆盘可经由回收通路进入圆盘上升机构,并由皮带向上带至落下机构,使圆盘能向下落入球场板中。
而由于带动圆盘向上提高位能的皮带运转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圆盘即无法顺利经由回收通路进入皮带支持棒上,故其回复供应圆盘的速度缓慢,导致游戏者停止等待的时间增长,而必须在回收通路及皮带上备用数个圆盘,才能提升其供应圆盘的速度。
以及上述圆盘回收机构的另一实施形态,是于盖板下方设置柱状筒,该柱状筒下侧开口下方,有上段带状输送机的输送带搭架于前后滚轮间,上段带状输送机的后侧滚轮下方配置有前侧滚轮,在前侧滚轮和配置于其后方的滚轮间搭架有输送带,而配设下段带状输送机,其借由驱动马达驱动皮带而驱动上、下段带状输送机,使掉入其中的圆盘可经由运送逐一送出,然而,此一圆盘回收机构的组成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组装维护不易,因此,该种游戏机设计仍不利于提升该种游戏机的产业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成本低廉且易于组装及进行维护保养的游戏机的自动送球装置,可迅速自动的供应游戏用圆盘,而让游戏者能专注于游戏本身。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特征及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游戏机的自动送球装置」,其是用以装设于该游戏机球台的边框中,连接于球门与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
自动送球装置是包括一球道、一导引球道以及一击球组件,该球道是以其入口端连通相对应的球门,该导引球道是连接于该球道的出口端与其相对应的球台出口之间,该导引球道衔接球台出口的端部形成弧曲段,该导引球道底端具有缺槽,该击球组件设置于导引球道侧的球台边框上,该击球组件包括一驱动件及一连接该驱动件的击球杆,用以将进入导引球道中的圆盘击出而由出口送回球台上。
借由上述精简组成结构,使游戏机能达到易于组装及方便进行维护保养功效,且于操作使用上,当圆盘射入球门且经由球道而进入导引球道底端时,击球组件启动击球杆打击圆盘,使圆盘能迅速的经由导引球道送回球场板上,而让游戏者能续行打击游戏。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能让游戏者不必捡拾射入球门中的圆盘,而能专注于游戏本身,以确保游戏过程中的趣味性不间断,并且,能迅速的回复圆盘供应,达到更佳的自动送球功效,以及对于业者而言,其结构精简、成本低廉,而能达到易于组装及维护保养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球台边框中而位于边框出口及球门之间受到盖板覆盖的球台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球台边框的立体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球台边框相对位置的上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导引球道及击球组件外观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一)。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二)。
图7:本实用新型在球道末端设置放行装置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在球道末端设置放行装置、导引球道及击球组件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放行装置操作的实施例图(一)。
图10:本实用新型放行装置操作的实施例图(二)。
图11:本实用新型与放行装置配合进行击球操作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贤,未经陈俊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