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发出自录语音的车辆防盗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5032.8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5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钟林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G11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自 语音 车辆 防盗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安装于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上可发出自录语音的车辆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被盗事件经常发生,因为市面上的防盗报警装置普遍较贵,因此很少有车辆安装。即使安装了这些防盗报警装置,由于经常轻微触碰到车体,防盗报警装置就会发出尖锐的鸣叫声,多次因鸣叫而无被盗事件发生,会使人不甚其烦,将防盗报警装置关闭。另外市面上的防盗报警装置都只会发出同一种声音,因此在鸣叫声响起时很难分辨到底是哪辆车出现异常状况。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620010976.8”的“简易型车辆防盗报警器”,它采用由电阻R、可控硅T和短路线L组成控制电路;可控硅T的阳极连接着喇叭继电器J;喇叭继电器J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喇叭按钮AN并联可控硅T的阴极和阳极上。当停车后将细导线挂拉在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及司机座位之间,并将短路线L两端连接在A、B处即可进入防盗状态。当盗贼进入车内碰断细导线L时,可控硅T立即导通,喇叭继电器吸合,喇叭长鸣报警。这种防盗装置虽然成本低,但安装复杂,操作不便且很容易被人拆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感应准确、安装牢靠、并能发出自录语音的防盗报警器,以减少车辆被盗事件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可发出自录语音的车辆防盗报警器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话筒MIC、扬声器SP、电路板以及感应装置,所述电路板包括带语言放录功能的集成芯片、外围电阻、电容元件及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输入端3脚与电池Vcc相接,稳压电路输出端1脚与集成芯片的28脚及16脚相接,所述的扬声器SP连接在集成芯片的14脚及15脚处,话筒MIC两脚通过与电容C4、电容C5串接后与集成芯片的17脚及18脚相接,录音开关ST3的一端分别与集成芯片的4脚、9脚、10脚和27脚相接,控制开关ST2的一端与集成芯片的24脚相接,感应装置一端与电池负极相接,另一端与控制开关ST2串联在集成芯片的24脚上,试音开关ST1的一端与集成芯片的23脚相连。
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与内装有导电液体的密封罐、漂浮于液面上的浮体以及置于浮体上的导电片,该密封罐的底部为导电金属,导电金属的外侧与电池负极相接,置于浮体上的导电片与控制开关ST2串接。
所述的导电片可设置对称的一对或几对,并联后均布于浮体四周。
所述的导电片伸出浮体后,其触点端子向下并向内弯折。
所述的浮体上部分比重小,下部分比重大。
本实用新型可安装于任何机动车及非机动车,按下录音键就能对着话筒录制所需要的报警声音。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被盗时,导电液体产生波动,导电片的触点端子与导电液体相触后电路导通,在扬声器中就能发出自录的个性化报警声音,以便让车主知道是否自己的车出现异常。具有感应准确、安装牢靠的特点,并且个性化报警声音可以使车主清楚是自己的车辆出现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可发出自录语音的车辆防盗报警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上的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话筒MIC、扬声器SP、电路板以及感应装置。为了防止破坏,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电路板包括具语言放录功能的集成芯片、外围电阻、电容元件及稳压电路。该稳压电路输入端3脚与电池Vcc相接,其输出端1脚与集成芯片的28脚及16脚相接,所述的扬声器SP连接在集成芯片的14脚及15脚处,话筒MIC两脚与电容C4、电容C5串接后与集成芯片的17脚及18脚相接。录音开关ST3的一端分别与集成芯片的4脚、9脚、10脚和27脚相接,只要ST3闭合,话筒MIC就开始工作。控制开关ST2连接在集成芯片的24脚处,感应装置一端与电池负极相接,另一端与控制开关ST2串联在集成芯片的24脚上。试音开关ST1的一端与集成芯片的23脚相连。只要闭合控制开关ST2或者闭合试音开关ST1的同时感应装置连通,均能使扬声器SP发出预先录制的声音。试音开关ST1、控制开关ST2以及录音开关ST3均用遥控控制启闭。电阻R1-R9、电容C1-C7是专用集成芯片ISD1110的外围元件,属于标准电路。同样电容C8、C9,二极管VD是专用集成稳压器W78L05的外围元件也属于标准电路,在此均不多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钟林,未经徐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