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5340.0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江;邓一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锦江 |
主分类号: | B32B5/00 | 分类号: | B32B5/00;B32B27/04;B32B27/38;B44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外饰层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材料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
背景技术
现有家具所使用的材料板,包括桌板、柜子的外板与格板、装潢隔间所使用的木质隔间板,或是公园内供游客休憩的座椅的椅板等,经常是采用密集板、三合板或是实木板等木质材料板,且为了使家具更为美观,木质材料板的外表面经常会贴附一层木皮纸,或是涂布一层油漆、图案层,以同时达成防水功效。
由木质材料板所制成的家具虽具有实用性,但是,木质材料板的家具却存在着以下缺点:
一、家具使用数年后,贴附于木质材料板表面的木皮纸将因黏性不足而翘曲卷起,不但严重地影响家具的外观,同时也丧失防水的功效。
二、借由贴附木皮纸或涂布油漆于木质材料板的外表面,此举虽可美化家具,但是,此种一成不变的做法却使家具的外观显得呆板一致而缺乏创意。
三、由于木质材料板相当笨重,导致其所制成的家具不易搬运移动,搬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美观、高质感、防水、质轻且高强度的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包含一个芯层、两个补强层、一个外饰层及一个胶合材;所述补强层由复合材料制成,并且贴合于该芯层的两相反面,该外饰层设置于其中一补强层相反于该芯层的一侧面,该胶合材包覆于该外饰层、补强层表面,以及黏合于所述补强层与芯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该材料板的补强层上设置外饰层,使具有质轻、高强度、防水等优点的该材料板更为美观且具有更佳的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
图2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外饰层的材料板1的优选实施例包含一芯层11、两层补强层12、两层外饰层13及一胶合材14。本实施例中,该材料板1实质上是一种三明治复合材料板。
该芯层11可视为该三明治复合材料板的中间夹层。本实施例中,该芯层11由发泡材料所制成,而该芯层11除了可采用发泡材所制成的发泡芯材以外,还可以是一种蜂巢结构芯材、玻璃纱束结构芯材或上述的组合,例如:可将发泡材组合加入蜂巢结构芯材的蜂巢孔内而成为该芯层11。
所述补强层12由复合材料制成并且胶合于该芯层11的两相反面,使该芯层11被夹置于所述补强层1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层12由碳纤维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实际运用时,所述补强层12的材质还可以是克维拉纤维、玻璃纤维或上述的组合,例如:可将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纺而成为补强层12。
所述外饰层13分别设置于所述补强层12相反于该芯层11的侧面,用以装饰该材料板1而使材料板1整体更为美观。所述外饰层13可以是通过贴附或喷涂方式设置于补强层12上的一图案层、一织物层或是图案层与织物层的组合。若所述外饰层13是图案层,则图案层除了可采用一般的图片以外,也可以是照片、海报、油画、国画、书法、字画等名家的作品,甚至可以是公司行号的广告文宣。若所述外饰层13是织物层,则织物层可以是刺绣、具有特殊纹路的织物或布料等。
该胶合材14包覆于所述外饰层13与补强层12外部,且用来将所述补强层12与芯层11胶合。通过该胶合材14将外饰层13与补强层12包覆,使该材料板1具有防水的功效,也通过该胶合材14胶合于该芯层11与补强层12之间,使外力所造成的应力(stress)与弯矩(bending moment)自所述补强层12传递至芯层11。本实施例中,该胶合材14是环氧树脂,而由于该胶合材14呈透明状,该外饰层13的图案将可清楚呈现。
由于该材料板1是一种三明治复合材料板,不但具有重量轻、抗拉与抗压强度(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高、防水等优点,所述外饰层13更使该材料板1兼具美观的优点,因此,若将该材料板1应用于家具的领域,例如制成桌板、柜子的外板或格板、装潢的隔间板等,将使家具的重量大幅减轻且具有防水的功效,而所述外饰层13也将提升家具的质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锦江,未经陈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