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轧机用恒压液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5679.0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新;耿建华;王建斌;樊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纳科诺尔极片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2 | 分类号: | F15B11/02;F15B13/06;F15B13/00;B21B1/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轧机 用恒压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轧机用恒压液压系统。
技术背景
近年来,电池极片轧机中的轧制力施压系统,一般是通过轧辊左、右两侧的液压油缸对轧辊施加压力,由轧辊对电池极片进行轧制,轧辊左右两侧的液压油缸的油压是相同的。在工作中,因所轧制材料等原因,往往导致轧辊左右两侧的液压油缸所需压力不相同。这样,现有的电池极片轧机中的轧制力施压系统就不能更好的满足工作的需要,造成用户轧制的产品精度低,轧机故障出现频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左右两侧施压油缸的压力分别控制的极片轧机用恒压液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轧机用恒压液压系统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油泵机组、施压油缸组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油泵机组的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导油管分别与左施压油缸组和右施压油缸组的进油口相连,在油泵与左施压油缸和右施压油缸组相连的导油管路上分别串联一个比例减压阀,在左、右比例减压阀连通左、右施压油缸组之间的导油管路分别连通一个压力传感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油泵机组中的油泵采用的是恒压变量泵,在油泵机组的油泵连接施压油缸组的主油路上连通一个蓄能器,在油泵机组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或配备有工业冰箱。
采用的恒压变量泵供应液压油,当施压油缸中油液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油泵小排量输出,降低能源消耗,所配蓄能器既可吸收泵油压力脉动让油源压力平稳,同时还可向系统瞬时补油,设于油缸和比例阀之间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检测油缸压力,通过向PLC反馈并与设定值比较,及时改变比例放大板的输出,从而使比例减压阀控制压力达到预期的设定值,改变两侧的初始设定值,即可实现左右两侧分别控制的恒压轧制,提高控制精度,供油型式为油泵常转式,配备散热装置(比如风冷散热、工业冰箱等),确保油温上升小,使油压系统工作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轧机用恒压液压系统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极片轧机的恒压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机组1、施压油缸组7和8、系统安全阀、保压单向阀、卸荷阀、压力表、滤油器、散热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油泵机组1的油泵为恒压变量泵,恒压变量泵出油口的导油管主油路分成两个支路,两个支路分别接通比例减压阀3和4的进油口,两个比例减压阀3和4的出油口分别与左、右两组并联的施压油缸8和7相连通。在主油路上安装了目视压力表,蓄能器2和卸荷阀所在的支路与主油路并联,其出油口接油箱。在两个比例减压阀3和4的出油口与左、右两组并联的施压油缸8和7之间的油路上分别接压力传感器5和6。
工作时,恒压变量泵大量供应液压油,蓄能器2可吸收泵油压力脉动保证油源压力平稳,当施压油缸中油液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恒压变量泵仍在供油,但流量减小。当轧制过程中引起油压波动时,所配蓄能器2可向系统瞬时补油,使所选泵电机参数降低,配合恒压变量泵仍可保持油压的恒定。
在机架的左右牌坊上布置有施压油缸,分别产生所需的轧制力。在轧制时,如因材料等原因可导致轧辊左、右两侧所需的压力不一致,压力传感器5和6可将压力反馈给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分别控制比例减压阀3和4来进行压力调解,从而实现为两侧油缸提供适应各自所需的油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纳科诺尔极片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邢台纳科诺尔极片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