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肌腱剥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5818.X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7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德虎;张英泽;王小菲;白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德虎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腱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肌腱剥离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断裂肌腱的牵引及缝合的肌腱剥离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肌腱断裂及肌腱断端回缩在外伤临床手术中较为常见,探查并找到肌腱断端后,需牵引并缝合肌腱断端,现阶段采用止血钳钳夹并牵引肌腱断端,使肌腱断端对合后,用缝线将肌腱断端缝合。
止血钳钳夹及牵引肌腱断端存在许多缺点:1、止血钳钳夹肌腱断端部分易变性、坏死,肌腱断端抗张力作用减小,肌腱容易再次断裂。2、损伤肌腱腱鞘,腱鞘结构损伤易引起肌腱粘连;腱鞘结构如果破坏需要再造腱鞘,往往再造腱鞘临床不理想。3、止血钳易误伤周围组织的神经和血管。4、术后常伴有较为严重粘连的发生,需肌腱松解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肌腱剥离器,在顺利实现断裂肌腱的牵引、缝合的同时,不损伤腱鞘,并具有松解腱鞘内粘连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肌腱剥离器,其结构中包括:圆柱形手柄、手柄一端连接圆柱形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牵引头,牵引头为槽体结构,槽体内、外表面为圆滑柱面,牵引头靠近末端开设贯穿槽壁的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牵引头轴线与连接杆轴线同轴设置;手柄表面设置防滑纹;穿线孔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及牵引头在腱鞘内通过时不损伤腱鞘,本新型产品不但具有松解腱鞘内粘连肌腱的作用,而且具有牵引肌腱通过腱鞘的功能,使用中将肌腱用缝线固定在牵引头的凹槽中,引导肌腱顺利通过腱鞘,可减轻对肌腱断端本身的损伤,避免肌腱再断裂。减轻对腱鞘的损伤,有利于保护腱鞘的正常结构功能。避免误伤周围的神经及血管。减轻术后肌腱粘连,避免进行肌腱松解手术。最大限度恢复肌腱的正常结构,从而恢复肌体功能。手柄表面设置防滑纹,在使用中舒适防滑。穿线孔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孔形,使产品适应不同制作工艺,并可适应不同手术医师的操作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肌腱剥离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放大图。
其中:1、手柄,2、连接杆,3、牵引头,4、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其结构包括:圆柱形手柄1,手柄1表面设置防滑纹,手柄1一端连接圆柱形连接杆2,连接杆2另一端连接牵引头3,牵引头3轴线与连接杆2轴线同轴设置,牵引头3为槽体结构,槽体内、外表面为圆滑柱面,牵引头3靠近末端开设贯穿槽壁的穿线孔4,穿线孔4可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形孔,本实施例为长条状孔。
使用中,将牵引头从缝合位置穿入腱鞘,在肌腱断端端面所处位置内侧的腱鞘上开口,将肌腱断端放置在牵引头3的槽中,并用缝线通过穿线孔4将肌腱固定在牵引头上,牵引头在腱鞘内移动,可将肌腱断端沿腱鞘牵引至缝合处进行缝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2及牵引头3外径小于腱鞘内径,在腱鞘内通过时不损伤腱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德虎,未经田德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放尺率的全瓷牙冠手动仿形雕刻机
- 下一篇:旋转视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