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采工作面端头简易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547.X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利;韩建文;王海川;李小瑜;王文胜;韩兴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7/0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8026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端头 简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综采工作面端头简易支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目前运输巷端头处于设备多,顶板管理复杂区域。顶板支护采用靠转载机内侧的排头架和外侧的两排单体柱配合横跨转载机的大板(或其它支护材料)来管理端头区域外支架无法探及的巷道顶板。若顶板完整无压力,这种支护方式可行,反之或遇到孤岛工作面压力增大的情况,此方法根本满足不了顶板管理的要求,因为排头架前移、降落造成端头顶板多次破坏,应力变化。在移架降架过程中,端头空顶区延长至巷道,支护面积增大,仅靠巷道外侧与转载机外侧的单体柱支撑顶板,此时工作面排头1#架顶板与转载机正顶处的顶板,处于无支护状态,容易造成顶板下沉破坏,使支护的大板折断失效。
采用平行且靠近排头架人工架设抬棚的方式与排头架形成迈步方式的支撑来维护顶板管理。这样就出现了在靠转载机里帮、大溜机头进行人工移棚、架棚工作,从而加大劳动强度和不安全等许多不利因素,给安全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煤矿井下工作安全的综采工作面端头简易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转载机里帮槽帮上安装有三固定座,三个油缸底座与三个固定座分别铰接,三个油缸的顶端铰支着两个主梁铰接,立在转载机帮,两个主梁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后面的主梁尾端与掩护梁铰接,它们之间还安装有一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这种简易架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省力,提高了开机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是在装备上解决安全生产中顶板管理、高效生产、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的好方法;
2、该简易架发明制造后,可杜绝原先人工移架存在的安全弊病。大大减少移架造成的停机时间影响;
3、经济效益:考虑综合因素影响,每次人工移架需20分钟,每天按平均6次人工移架计算,影响生产时间为2小时;按正规循环推进2小时割煤计算,可生产原煤800吨,每吨按300元计算,每天可增值24万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油缸,3主梁,4.销轴,5.销轴,6.主梁,7.销轴,8.掩护梁,9.油缸,10.销轴,11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是在转载机里帮槽帮上安装有三固定座1,三个油缸2的底座与三个固定座1分别铰接,三个油缸2的顶端通过销轴5铰支着主梁3和主梁6,立在转载机帮,主梁3和主梁6通过销轴4铰接在一起,保证简易支架的跨度与支撑强度。
另外在主梁6尾部加装掩护梁8,用来维护后部运输机机头出的顶板,主梁6尾端与掩护梁8通过销轴7铰接,主梁6和掩护梁8上分别安装有固定座11,油缸9通过销轴10分别与主梁6和掩护梁8上的固定座11铰接。
采用在转载机上固定简易支架的方式与排头架形成迈步方式管理顶板方法,静态时两种支架同时支护顶板,排头架前移时,简易架支护顶板,前移转载机时落下简易架,排头架支护顶板,简易架同转载机同步移出后升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5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炔干燥设备系统
- 下一篇:不锈钢轨道客车车顶与端墙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