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缠绕等静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6575.1 | 申请日: | 200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先良 |
主分类号: | B30B12/00 | 分类号: | B30B12/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缠绕 静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成型后提高密度的压机,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缠绕等静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钢丝缠绕等静压机一般包括高强度合金弹簧钢丝缠绕的主框架、高压腔、增压机构等,增压机构的增压腔体外面缠绕钢丝,虽然这种等静压机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安全系数较大,使用寿命较长,但是其中的增压腔体会因承受大的轴向力而使其断裂,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增压腔内的油在高压作用下进入高压腔内易发生回流及溢流现象,从而造成耗能较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安全系数大、使用寿命长、耗能低、效率高的钢丝缠绕等静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解决方案:一种钢丝缠绕等静压机,包括活动机架、高压腔体、增压机构,活动机架采用高强度合金弹簧钢丝绕成,其中间安装高压腔体,下面设置推拉油缸及滚轮、导轨等活动部件,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油缸和增压腔体,增压腔体的外面缠绕钢丝,增压腔体与高压腔体通过油管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增压腔体下面设置抗压板,抗压板与增压油缸之间用螺栓连接。
上述的钢丝缠绕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增压腔体与高压腔体的油管上设置超高压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压腔体的外面缠绕钢丝,在增压的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压力,增压腔体下面设置与增压油缸螺栓连接的抗压板,这样在增压的过程中增压腔体就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压力,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系数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连通增压腔体与高压腔体的油管上设置超高压单向阀,它的作用原理是在液压站油泵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单向阀堵头,将油通过油管注入高压腔和增压腔内,使它们两腔内及连通管内都具有注油压力之后,停止注油;这时开动增压油缸,使增压腔内的油在高压作用下进入高压腔内,这样使高压腔内的产品和油体积变小,比重变大,达到等静压的目的,此时超高压单向阀阀芯死死堵住入油口,使油回不得注油口;当完成增压,增压油缸活塞退回原位,这时高压腔内、增压腔内油的压力回到注油压力,单向阀的阀芯打开,油回到油箱,整个过程完成。在等静压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单向阀的作用,高压腔内的油不会出现回流和溢流现象,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耗能低、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主框架 102、连接板 103、滚轮支架 104、推拉油缸 105、滚轮 106、轴 107、导轨 108、底板 201、上活塞202、活塞抬杠 203、抬出上活塞油缸 204、高压腔 205、下活塞206、过渡件 207、柱形聚氨酯 208、压板 209、支架 301、增压油缸 302、增压腔体 303、螺栓 304、抗压板 401、超高压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动机架、高压腔体、增压机构等,活动机架的上部是钢丝缠绕的主框架101,主要承担高压腔204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活动机架的下部设有连接板102、滚轮支架103及推拉油缸104,滚轮105通过轴106安装在滚轮支架103上,滚轮105可以在底板108上设置的导轨107上运动,底板108是整体机安装的基础,活动机架的中间安装高压腔204,高压腔204要承受径向压力,其作用是放置和生产产品,产品在高压腔204里面受高压油的作用体积变小,比重变大;高压腔204上面设有上活塞201、活塞抬杠202和抬出上活塞油缸203,其作用是封死和打开高压腔204,高压腔204下面设有封死其下口的下活塞205、过渡件206、柱形聚氨酯207和压板208,底板108上设有支撑高压腔204的支架209;活动机架的侧面底板108上设置增压机构,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油缸301和增压腔体302,增压腔体302的外面缠绕钢丝,增压腔体302下面设置抗压板304,抗压板304与增压油缸301之间用螺栓303连接,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增压腔体302既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压力,也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压力,增强增压油缸的保险系数,延长增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增压腔体302与高压腔体204通过油管连通,且在油管上设置超高压单向阀401,耐超高压400MPa左右,目的是防止液压油回流和溢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先良,未经王先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