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消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828.5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民;刘淑珍;曲波;王伟;孙志强;韩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K7/1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1005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领域加工中心进给所用的消隙装置,尤其是双电机消隙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是装备制造的母机,它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加工中心应具有很高的直线及回转的定位精度,但由于传动机构机械加工误差和机械磨损的存在,电机至受控对象的传动间隙造成的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为此,需要有消隙机构,消除传动链的正反向间隙。目前一直采用机械消隙结构,利用消隙齿轮、自动予紧机构等办法消除间隙,这些办法虽然可以消除传动间隙的静态误差,但存在消隙不是随动的缺点和机构复杂庞大的缺点。直接影响着加工中心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加工中心消隙不是随动和机构复杂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机消隙装置,该双电机消隙装置具有动态消除传动间隙,定位精度高,简化了进给箱的结构,降低了进给箱的整体重量和能耗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双电机消隙装置包括星形减速机、进给箱体,进给箱体内连接有两星形减速机,星形减速机下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星形减速机上端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上端通过涨紧套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圈相啮合。
上述方案也适用于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电机消隙装置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提高了或直线进给的回转定位精度,同时由于替代了复杂的机械消隙机构,简化了进给箱的结构,降低了进给箱的整体重量.另外,实际消隙是消除传动链的反向间隙,其中一个伺服电机只施加一个足以克服间隙的力矩,而越过这个区域后,两个电机则协同出力。这样,每个伺服电机功率只可选为系统最大功率的一半,这样,降低了整套机构的能耗,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所以说该双电机消隙装置具有动态消除传动间隙,定位精度高,简化了进给箱的结构,降低了进给箱的整体重量和能耗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
图中1-进给箱体,2-星形减速机,3-伺服电机,4-连接轴,5-齿轮,6-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该双电机消隙装置包括星形减速机2、进给箱体1,进给箱体1内连接有两星形减速机2,星形减速机2下端连接有伺服电机3,星形减速机2上端连接有连接轴4,连接轴4上端通过涨紧套连接有齿轮5,齿轮5与齿圈6相啮合,或者齿轮5与齿条相啮合。由于采用两套响应频带很宽的伺服电机3构成联动系统,两个伺服电机3分别驱动两套星形减速机2,星形减速机2的另一端各带动一齿轮5,这两个齿轮5分别与齿条或齿圈6啮合,齿条或齿圈6分别安装于受控对象上,由他们带动受控对象做直线运动或回转运动,两台伺服电机3分别通过一套星形减速机2驱动两个齿轮5,消隙系统在伺服运行过程中采用对两台伺服电机3进行联动控制,使得两个齿轮5始终保持与齿圈6或齿条单面贴合。系统在单方向进给时,传动的力矩传递方向不变,所以不存在间隙,在系统有反向驱动时,传动间隙会体现出来,这时,控制系统会对联动的一个伺服电机3施加一个足以克服间隙的力矩偏置,而驱动一个齿轮5的反齿面与齿圈6或齿条贴合,消除了反向间隙,从而取得了精确的位移,并且具有快速响应的特性。双伺服电机3驱动是为了消除传动中的反向间隙,克服齿加工的不足,保证定位精度。使系统在动态消除传动间隙的同时实现高速响应的随动控制。采用伺服电机3消隙机构,提高了直线或回转定位精度,同时由于替代了复杂的机械消隙机构,简化了进给箱的结构,降低了进给箱的整体重量。另外,实际消隙是消除传动链的反向间隙,其中一个伺服电机3只施加一个足以克服间隙的力矩,而越过这个区域后,两个伺服电机3则协同出力。这样,每个伺服电机3功率只可选为系统最大功率的一半,这样,降低了整套机构的能耗,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所以说该双电机消隙装置具有动态消除传动间隙,定位精度高,简化了进给箱的结构,降低了进给箱的整体重量和能耗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罗拉开挡隔距校正工具
- 下一篇:针织大圆机改良的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