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209.8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辉;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再辉;卢兵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电缆 密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使用在危险区内的防爆电器的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
二.背景技术:
根据国标GB3836.15-2000中10.3.2条款,当电缆直接引入隔爆型防爆设备时,在某些情况,如电缆内芯线间有空隙,或隔爆设备容积大于两升,或在IIC气体情况下等,则必须使用带有填料的隔爆型电缆引入装置,即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BARRIER CABLE GLAND),又称填料函。
传统的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是将填料及备好的电缆一同填充到一个金属衬套内,再将其装入密封管件的引入接头。根据国标对隔爆产品非螺纹金属接合面的要求,对于此种密封管件,其内衬套与引入接头间的接合面必需保持很好的吻合,其最大间隙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这就对加工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另外由于金属衬套与固化后的填料无法脱离,这样将不能对固化后的填料进行检查。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加工更加经济,使用更加安全,操作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故化体检查及接合面间隙问题的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所述隔离式电缆密封管件由引入接头,锥型体,夹紧圆环,中间连接管,外密封件外套,外密封件内套,后螺母以及可固化的填料组成,锥型体圆柱端直接插入到引入接头内圆柱体端,其上所带“O”型圈与引入接头内圆柱体内径相配,填料填充到引入接头和锥型体内以及从其中通过的电缆芯线间,固化形成密封。填料固化好后,扳动锥型体可将其与电缆一同从引入接头内拔出,且不破坏固化体,之后再重新装入,拧紧既可达到完全密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好的检查填料的固化情况,并解决了保证非螺纹接触面间的间隙不得过大问题,更由于省略了内衬套,增大了引入接头内的空间,从而允许更多的芯线穿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好电缆后的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是由引入接头(1),锥型体(2),夹紧圆环(3),中间连接管(4),外密封件外套(5),外密封件内套(6),后螺母(7)以及可固化的填料(10)组成。引入接头(1)的内部空间光滑,且是由一个小角度圆锥体,一个大角度圆锥体,一个圆柱体组成,其外部大圆柱体端,带有七圈螺纹线,并且刻划有标志线。锥型体(2)的内部是由两个圆柱体及一个锥体组成,锥型体(2)外形由较小直径圆柱体,较大直径圆柱体和一个锥型体组成,较小圆柱体最前端开有一槽,镶嵌入一“O”型圈(9),中间较大圆柱体有两磨平的相对平面。锥型体(2)带“O”型圈端直接插入到引入接头(1)的圆柱体内,引入接头(1)和锥型体(2)内及从其中通过的电缆芯线间,设有可固化的填料,锥型体(2)上“O”型圈(9)与引入接头(1)内的圆柱体达到过渡配合,可起到推挤并防止填料溢出作用。锥型体(2)的锥体端与夹紧圆环(3)将电缆的铠装层夹紧,中间连接管(4)通过螺纹拧到引入接头(1)上,后螺母(7)通过螺纹直接拧到中间连接管(4)上,并作用于内部的外密封件外套(5)及外密封件内套(6),进而夹紧电缆外护套(11)。待填料完全固化后,扳动锥型体(2)可将固化体(10)及电缆芯线(12)一同从引入接头(1)中拔出,且不破坏固化体(10),达到可拆卸及检查的功能。由于是在引入接头(1)内成型,然后再装入其中,特别是形成防爆接合面(8)处是有一定角度的锥体,所以固化体(10)再重新装入时,只要通过更多旋转中间连接管(4)四分之一到半圈,使锥型体(2)和固化体(10)进一步推进四分之一到半个螺距的距离,就可达到完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再辉;卢兵,未经杨再辉;卢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网型自行车半链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