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投展示球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350.8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季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萌 |
主分类号: | G03B21/56 | 分类号: | G03B21/56;G03B21/06;G03B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东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示 球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投展示球体。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利用充气的球体来进行背投显示的投影方案已经应用在各种展会、宣传活动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背投展示球体,在该图中,用于背投展示的球形幕布内布置有基座,五台投影机放置在依靠地面直接支撑的支架上,鼓风机位于基座外部的一侧。在工作中,鼓风机经基座上的开口向球体进行充气,经计算机主机和显卡生成的信号输出到用于进行边缘融合的硬件,经边缘融合的信号在被送入到投影机,投影机通过标准镜头背投在球体上。
尽管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影像成功地背投在球体上,但其存在诸多缺陷。在该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由于多台投影机在球体内安装调试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既要计算好投影机安装的位置,还要掌握好投影机之间图像边缘融合的位置,从而也更不适合在外部具有底座的球体内部进行安装调试工作。整个球体的安装搭建紧密地与地面接触并以地面为平台来搭建,从而导致搭建工作烦琐与复杂。由于需要考虑球体内的气压问题,球体材料与地面接触部位不得不摆放大量的沙袋来压实以实现球体内部的气压平衡,这也增加了搭建过程中的工作量。另外,由于这样的布置也未能解决球体自动送气的问题,风机系统只能不断对球体内部供气,气压稍有不足就会影响到球体外部图像的质量(图像边缘融合的区域就会出现图像的偏移)。融合设备通过多台拼接的方式来实现球体的显示,如在球内摆放5台(如果去掉朝顶部投影的话则为4台),需要校正融合的边数为10条边,这也导致庞大的计算量和实现上的较大复杂度。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背投展示球体,其便于安装和维护,从而减小成本和开销,同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背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维护,并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背投的背投展示球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投展示球体,包括球形幕布、底座和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为两台,分别安装有鱼眼镜头并且成尾对尾设置,所述投影机布置在所述球形幕布内部中心以进行背投显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投展示球体,包括球形幕布、底座和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安装有鱼眼镜头并设置在所述球形幕布底部的开口处,以通过该开口进行背投显示。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来布置具有鱼眼镜头的投影机,从而提供了易于安装和维护并能够提供高质量影像的背投展示球体。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背投展示球体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投展示球体的球形幕布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背投展示球体的整体示图,其中两台投影机布置在图2所示的球形幕布的内部中心;
图4是示出图3中的投影机升降架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图3中的底部管道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投展示球体的底座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实施方式的系统连接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背投展示球体的整体示图,其中投影机布置在图2所示的球形幕布的底部;
图9是示出图8中底部管道与投影机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图8的实施方式的系统连接图;以及
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投展示球体的压力控制系统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2,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背投展示的球形幕布。在该图的左侧示出充气后的球形幕布,其直径在3-8米之间,可是一个整体或由多块嵌面构成。优选地,本实施方式采用16块嵌面,也可以是其他便于制造的数量,图的右侧示出其中的一块嵌面27。该球形幕布的PVC材料选用投影背头折叠幕,规格在0.35mm-0.4mm之间。对各个嵌面之间的对接处进行热融合,并且在热融合后的对接处上利用透明材料进行再次融合,从而令融合宽度小于1厘米并且嵌面对接处的表面整齐且均匀,不会因为对接处没有对齐而造成表面褶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萌,未经季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容器
- 下一篇:水性涂料、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