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443.0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谷铭;张咏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谷铭;陈协平 |
主分类号: | A45C7/00 | 分类号: | A45C7/00;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塑胶包结构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内部具缓冲空间,及伸张空间的塑胶包,以达到保护物品及携带方便的目的。
背景技术
按,习知塑胶制的手提袋,大都是以一体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成,其包括前、后塑胶片,前、后塑胶片间以两侧片连结,且前、后塑胶片及侧片底部周缘设有一底部,藉以围绕形成一袋体,其中手提袋前、后塑胶片及两侧片皆为硬质塑胶。
当使用手提袋时,在手提袋容置空间中内放置物品,由于前、后塑胶片为硬质塑胶,前、后塑胶片会受到外力压抵变形,并进一步朝容置空间内压抵物品,使得物品受到压挤损坏;另外,若手提袋容置空间内物品放置太多,由于两侧片为硬质塑胶,而不具拉伸功效,使得前、后塑胶片间的距离为固定,因此手提袋容置空间内装置的物品数量及体积会受到限制。
缘此,本创作人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上述现有手提袋结构,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经多次测试及改良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可确实改进上述缺失的塑胶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包结构,以解决上述传统结构的技术问题点,以达到容置空间大、保护物品及携带方便的目的。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塑胶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硬质片体,两硬质片体形成前后对应的型态,两硬质片体的两相对侧各以一弹性连结片连结,两弹性连结片连同两硬质片体的底端周缘连结有一底部,以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
其中,两硬质片体的顶缘中央位置处,朝上设有一手提部。
其中,两硬质片体表面,各分别设有至少一结合部。
其中,该结合部为弹性体构造。
其中,该结合部为硬质体构造。
其中,两弹性连结片表面,各分别设有至少一结合部。
其中,该结合部为弹性体构造。
其中,该结合部为硬质体构造。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塑胶包两侧为弹性连结片,而弹性连结片具有压缩性及伸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一、若塑胶包两硬质片体受到外力时,两弹性连结片可具有缓冲效果,使得两硬质片体不会压挤容置空间内的物品,而达到安全缓冲的效果。
二、若物品向外压抵两硬质片体,两弹性连结片会适当的伸张,使得两硬质片体的间距变大,让容置空间能容纳更多的物品,而达到伸张空间的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设物品的缓冲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设物品的伸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胶包结构,其包括两硬质片体10、11,两硬质片体10、11形成前后对应的型态,两硬质片体10、11的两相对侧,各以一弹性连结片12、13连结,两弹性连结片12、13连同两硬质片体10、11的底端周缘,连结有一底部14(如图2所示),藉以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15,而可于容置空间15中放置物品;
其中两硬质片体10、11的顶缘中央位置处,朝上设有一手提部16,且两硬质片体10、11表面,各分别嵌设有至少一结合部17,结合部17可为弹性体构造或者硬质体构造,另两弹性连结片12、13表面,亦各可分别嵌设有至少一结合部,结合部可为弹性体构造或者硬质体构造。
藉由上述的设计,当使用塑胶包时,请参阅图3所示,在容置空间15中内放置少量或小型的物品20,由于塑胶包侧边为弹性连结片12,其具有一压缩性,此时若两硬质片体10、11受到外力时,侧边的弹性连结片12有一缓冲力量的效果,让两硬质片体10、11不会直接朝容置空间15内压挤,进一步避免容置空间15中的物品20受到损坏,而达到安全缓冲的效果。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当容置空间15中内放置大量或大型的物品30时,由于塑胶包侧边为弹性连结片12,其具有一伸张性,此时若物品30向外压抵两硬质片体10、11,侧边的弹性连结片12会适当的伸张,让两硬质片体10、11的间距变大,使容置空间15能容纳更多的物品,而使塑胶包具有适当的伸张空间。
归纳上述所说,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上述众多效能与实用价值,并可有效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为一创意极佳的创作,且在相同技术领域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公开使用,应已符合创作专利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并请赐予本实用新型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谷铭;陈协平,未经陈谷铭;陈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