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685.X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2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有福;周东龙;林椿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电池组装架,尤指一种可将单元电池弹性搭配使用数量使其发挥串接与并联功能之电池组装架,进而达到组装便利、配置容易与提高电池应用范围之目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因具有高能量、高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皆已普遍应用在可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也使得锂电池的产品技术有非常大的提升,如大电流的放电能力和安全性等。目前电池则朝向中大型化的技术和产品发展,主要潜在市场为車用电池(以电动車为主)、产业机械(电动工具)与储能设施(笔记型计算机电源)等,然而就轻型电动车如电动自行车或轻型电动机车的发展而言,受限于充电环境及电池的性能上仍有许多待克服的地方。
目前需要耗大电流、大功率的装置而言,如一般轻型电动代步车,多以2只12V的电瓶做为基本供电单元,若需较高电压时是以数个供应单元串联,一般是以串联的24V系统为主,此种架构主要优点是价格远较其它类型电池便宜;然而,此种系统存有先天的若干缺失而有待改进;例如,体积大、空间利用效应不佳,电瓶本身需要较大的空间来置放,若串联时则需腾出更多的置放空间,使车体设计缺乏弹性;铅酸电池重量非常重,间接降低马达运作效率与减少电池续航力,与充电耗时等等,皆为此架构的缺点,相当不符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市场之竞争力。再者,就串联式锂电池模块而言,由于单元电池数量的增加,连带就须增加组装该些电池的壳体或模块,相对即提高了模具的开发成本;另,电池组装模块亦须克服因外力碰撞或震动而造成内部单元电池间撞击或散落与单元电池间发热的问题。
因此,如何针对用电池组装模块之制造、组装效率加以研发突破,使更具制造、组装上之便利性及效益性,诚是业界努力研发之重点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池组装架,使单元电池之组装更具有精简性及便利性,进而减少组装工时,提高组装效率,且同时能减少模具开发、降低制造成本而大为提升其经济效益者。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池组装架,其系能藉由具有相同构造之中空壳体的搭接与串接,使本电池组装架能弹性调整单元电池数量以达到无限制性的扩充功能。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池组装架,其能使单元电池组装过程更为简便、可靠,不仅能克服单元电池间的碰撞与散落,同时亦能阻隔单元电池间的热量,增加电源模块的安全与安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之技术手段包括一中空壳体,中空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系提供电池置入,中空壳体之相对两侧边边缘处设有一组接凸条与一嵌合凹槽,中空壳体之下端四个角落处设有固定档片与定位孔。因此当单元电池底部置入本实用新型之电池组装架时,再以相同的电池组装架套设于该单元电池的顶部,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之组装;另,中空壳体与单元电池的组装亦可搭配套筒的套设,使电池组装架更具稳固性;将完成组装之电池组装架,特过中空壳体侧边边缘处的组接凸条与嵌合凹槽的相互嵌合,即可完成电池组装架的串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它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第1A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第1B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第3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之立体示意图。
第4A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套筒结构之立体示意图。
第4B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套筒结构之立体示意图。
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加装套筒之分解示意图。
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套筒装组之立体示意图。
第7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第8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装之立体示意图。
第9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加装套筒之分解示意图。
第10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与套筒装组之立体示意图。。
第11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串联之分解示意图。
第12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串联之立体示意图。
第15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串联之立体示意图。
第16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串接组装之立体示意图。
第15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串接组装之分解示意图。
第16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串接组装之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电池组装架
11单元电池 12、121中空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